“‘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有很多落户优惠政策。”小鲁说,“我投了几份成都和杭州的工作。毕竟和首都相比,那里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都要小一些。”
“逃离北上广”再引热议,源于多地落户政策的密集出台。其中,武汉、长沙、成都、济南等多个省会城市或重点城市,向高校毕业生等人才伸出橄榄枝。“租房就可落户”“先就业再落户”“发放购房补贴”等政策频出,被形容为“抢人大战”。与此同时,积分落户等落户限制条件,亦出现在各地的户籍新政当中,渐成“标配”。
① 二线城市放宽 完善落户制度
记者梳理发现,在已经出台户籍新政的省会城市和重点城市中,均对落户设定了积分或限制条件。
例如,河南郑州在落户条件中明确,对参加城镇社会保险的年限要求不得超过2年;江西南昌则要求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满2年,并按规定参加城镇社保;福建厦门提出,进一步完善落户政策,按照国务院有关政策要求,建立积分落户制度;湖北武汉提出,在中心城区实行积分落户制度,但放宽开发区、新城区区域落户条件。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孙文凯说,各大城市密集出台户籍新政,是在中央户籍改革的大框架内进行的,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举措。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其中,城区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城市,要适度控制落户规模和节奏,可以对合法稳定就业的范围等作出较严格的规定,也可结合本地实际,建立积分落户制度;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则要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
2016年,《关于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则提出,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以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主要依据,区分城市的主城区、郊区、新区等区域,分类制定落户政策,重点解决符合条件的普通劳动者落户问题。
专家指出,特大城市设置落户门槛,是为了解决公共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通过积分等条件加以控制,以使城市有序发展,实现转型。
② 吸引专业人才 优惠政策频出
相对于针对一般人群的落户门槛,各大城市对于高校毕业生可谓是“大门常打开”。为了吸引专业人才落户,各地争相“放大招”。
江苏南京提出,高校毕业生可直接申请落户;湖北武汉规定,毕业3年内无需买房即可申请落户;山东济南则全面放开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落户限制;四川成都可以凭毕业证落户;湖南长沙推行“先落户后就业”。
对于住房等“痛点”,这些城市也纷纷推出“大礼包”。有的只要租房即可落户,有的还为毕业生提供租房、购房补贴。
武汉将建设3605套大学生人才公寓,面向毕业3年内留在武汉创业就业的无房大学生,最长租期可达3年;南京规定,符合相关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申请30平方米左右的公租房或600至1000元的租赁补贴;长沙对到当地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两年内发放租房和生活补贴,最高每年可达1.5万元,博士、硕士毕业生首次购房,可获得3万元至6万元的购房补贴。
对于高端人才,各地同样不吝资金支持。厦门对一流顶尖团队给予1000万元至1亿元资助;长沙未来5年将投入百亿以上资金,吸引储备100万人才;到杭州工作的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和归国留学人员,有机会获得一次性生活补贴2万至3万元。
专家认为,一些地方限制一般人口增长,但是仍会大力引进专业人才,以谋求产业发展,增强经济活力。
孙文凯说,省会城市及重要中心城市“抢人才”,其实是在控制人口规模的前提下,增加了某方面的权重,使得专业人才更容易落户。
③ 户口并非万能 尚需综合施策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35%,比上年末提高1.25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1.2%,比上年末提高1.3个百分点。全国农民工总量28171万人,比上年增长1.5%。其中,外出农民工16934万人,增长0.3%。
按照有关规划,2020年要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各地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比2013年缩小2个百分点以上。
孙文凯说,从一系列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目前的城镇化率与中等发达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国际经验显示,这一阶段人口仍将持续向大城市流入。因此,小城市放开、大城市控制的户口迁移政策,仍要维持相当长的时间。
尽管敞开怀抱招纳英才,但各大城市的人才流入却有些冷热不均。新政实施后,有的城市“门庭若市”,有的城市却“门可罗雀”。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