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赴大足、荣昌、永川专题调研工业经济发展情况。他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紧扣城市发展新区“全市新型工业化主战场”功能定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在很大程度上以其工业实力为标志。工业决定实力,决定地位,决定未来。要壮大经济实力,最根本的途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发展工业。对于重庆来说,没有工业做大做强做优,要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就是一句空话。 近年来,重庆工业作为重庆市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紧扣“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中心任务,创环境、调布局、强产业、建机制、引人才,坚定不移走内陆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立足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着力在政策环境、机制创新、资源整合、组织领导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突破技术创新、市场应用等“短板”,切实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新兴产品规模化、高精尖技术市场化,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正像黄奇帆在调研中所说的,近年来,得益于工业投资稳步增长、坚持走集群化发展道路、充分利用开放平台整合世界资源为我所用、着力打造“五低”投资环境,全市工业经济保持了持续较快发展势头。 实践证明,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没有工业的大提速,就没有经济的大发展。当前,重庆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加速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加快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实力始终是发展的主旋律。黄奇帆在调研中要求,身处新型工业化主战场、工业经济增长位居全市前列的大足、荣昌、永川三区,要不断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按照既定发展思路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同时保持清醒头脑,认清当前面临的困难,以问题为导向,继续加大改革开放创新力度。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在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构建产业新体系、完善发展新机制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不断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按照既定发展思路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其内涵和外延决非工业一个门类可以概括,而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人文等方方面面的庞大系统工程。可以说,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进程,是科技创新、经济效益、环境保护三足鼎立、互为推动的过程。
科技创新是动力,经济效益是基础,环境保护是保障。归结到一点,核心还是取决人的力量。无论是搞工业的还是管工业的,上至政要,下至百姓,只有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己任,思发展、谋发展、抓发展,以创新思路、奋发状态、务实作风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动摇,重庆的工业发展才能走得更顺畅,发达的工业才会与高质量的人类生活和睦相处。 工业强,则重庆强,工业发展后劲足,重庆发展的后劲方能足。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党员干部都要充分认识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以无功即过的责任意识,义无反顾的使命意识,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认真学习、弄懂悟透市委四届九次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精神实质,结合实际积极对接,列出工作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满怀信心谋工业,满怀激情抓工业,满怀执著兴工业,深入细致地抓紧10个方面45条内容的落实,确保市委四届九次全会各项部署落到实处,有效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实现量质齐升,以此超越重庆经济成长的烦恼,挺过转型发展的阵痛,闯出改革攻坚的险滩,共创创新驱动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