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新动能点多面广呈蓬勃之势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8-09

  上午,长沙经开区人才市场内人来人往。三一重工、北汽福田、蓝思科技的招聘台前,应聘者排起了长龙,有来应聘工程师的,也有青睐焊工、装配钳工岗位的。

  “上半年园区经济来势不错,企业订单同比增加,用工量也大幅提升。”长沙经开区人才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上半年每月8日的招聘会,成了最热闹的一天。

  不只是长沙经开区,上半年全市园区经济稳中有进,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1%,也驱动全市工业经济稳中有升,智能制造、新兴产业、项目建设均有新突破、新气象。

  上半年,长沙工业经济稳中有升,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增速均超过20%,1-5月规模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4.4%,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11个项目入选国家智能制造专项

  自2015年长沙发布《长沙智能制造三年(2015—2018年)行动计划》以来,长沙智能制造迈入了快车道,截至去年长沙已形成230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

  同时,长沙鼓励企业申报省级、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截至6月底,长沙已有威胜科技、华曙高科、三一重工3家企业获批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11个项目入选国家智能制造专项,仅今年就新增7个。

  今年3月,长沙首条工业4.0示范线在博世长沙工厂投入并开始量产。博世长沙技术总监张毕生介绍,与传统生产线相比,新生产线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原来组装一个防抱死马达需要12.5秒,现在只需要7.5秒,操作人员大幅减少,质量损失减少30%。

  日前,长沙出台《长沙建设国家智能制造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3年内新增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示范车间)300个,到2025年全市制造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完善,长沙智能制造再迎新机遇。

  新动能点多面广,呈蓬勃之势

  经济进入新常态,长沙工业经济也面临着爬坡越坎,提速换挡的任务。在传统产业增长乏力之际,培育经济新动能,弥补动能短板,成为拉动长沙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

  上半年,移动互联网岳麓峰会、湖南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推进大会、第15届东亚论坛先后在长沙举行,打造了一个个高端产业平台,吸引企业纷纷落户长沙,为新兴产业发展“添油加柴”。

  根据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报告显示,长沙移动互联网、北斗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至6月末,全市移动互联网企业已突破15000家,从业人数突破12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新材料、、人工智能、航天航空、3D打印、新能源汽车、军民融合企业也纷纷“抢跑”,抢占市场,提升行业地位,产业规模日益扩大。

  星沙产业基地企业云箭集团按照湖南省电力装备产业规划,利用国家军民融合政策,大力发展水轮发电装备制造,着力打造湖南水力发电设备产业集群基地,目前已具备10万千瓦以下中小型水轮发电机组的设计制造能力。

  目前,云箭集团的中小型水电发电机不仅成功占领了国内市场,而且也远销东南亚、朝鲜、哈萨克斯坦、非洲等国家和地区,获得了业内的一致好评。

  新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53个

  一个企业就是一个经济增长点,一个产业就是一个增长极。要形成增长极,就要先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而核心是招大引强。

  记者了解到,截至6月底,长沙累计新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达153个,同比增长24.3%,投资过亿元项目87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3个,为长沙亿达智造小镇、TDK新科电子以及广汽三菱发动机和后续扩建项目。

  长沙亿达智造小镇项目总投资100亿元,规划面积3410亩,分两期实施,建设周期4年,一期502亩项目将于今年11月份开工,拟打造一个引领三湘、全国一流的智能制造产业平台,建成投运后,将成为长沙建设国家智能制造中心的一大亮点。

  广汽三菱发动机及整车技改项目今年3月正式动工,生产最先进的发动机,一期规划年产能15万台,预计2018年下半年正式投产。

  进入夏季,长沙招大引强更加火爆。5月18日,在浏阳经开区2017年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集中签约项目12个,招商引资总额545亿元;5月25日,望城经开区现场21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达188.9亿元;7月13日,20个项目集中落户宁乡经开区,投资总额达125亿元……一个个“超50亿元”重大项目的落地,为长沙下半年及未来工业经济发展再蓄新动能。

  多个政策出台,撑起产业发展“保护伞”

  近日,一封深圳企业家写给深圳市政府的信,在微信朋友圈热传。信中表示招商不如营商,这代表着诸多企业家的心声。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上半年长沙可谓不遗余力,令人称道的是发布了“长沙工业30条”。

  这一套为长沙工业企业降成本、促转型、拓市场、育人才、优环境打出的政策“组合拳”,一经发布,振奋人心,为长沙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撑起“保护伞”,也提升了长沙招商引资“软环境”。

  面对人才难寻难题,接踵而来的是“长沙人才新政22条”,长沙首次对应届本科毕业生实施“零门槛”落户,未来五年,还将投入百亿以上招贤纳士,含金量之高、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科技创新“1+4”、开放型经济“2+4”等政策出台,也有力地激发了长沙企业创新创业的活力。

  区县(市)、园区迅速对接市委、市政府的新政,纷纷出台政策实施细则,让政策以最快的速度落地生根,落实见效,为长沙工业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阳光雨露。

  今年7月,长沙经开区更是率先发布了支持军民融合人才创新创业鼓励办法,其中创业项目最高可获1000万元项目扶持资金,这无疑将大大加快军民融合人才项目的引进,推进园区转型升级。

  市经信委党委书记、主任黄滔表示,改革虽然已经按下了“启动键”,但还要确保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按“延迟键”,只有快速扎实推进改革,才能让企业园区尽快享受改革红利,促进企业发展。

  上汽大众长沙工厂已实现了多样化混线生产,车身车间可实现4种车型的混线生产,生产效率随之提高。

  昨日上午,宁乡经开区后勤服务中心,掌声雷动。中国湘菜产业园项目正式发布,12个湘菜项目进行现场签约。

  进入夏季以来,“2017·蓝月谷之夏”活动启幕,几个月来,几乎周周有企业签约、有项目入驻,7月13日,更是20大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125亿元。

  上半年,长沙园区经济增速稳中有升、各项经济指标稳中向好、产业后劲厚积薄发……

  日前,市政府召开2017年1-6月全市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会议,通报了全市上半年工业经济形势,研判未来工业经济发展形势,部署了下一阶段的工业经济工作。

  今年上半年,长沙在克服洪涝灾害等各种困难的同时,打赢了工业经济稳增长保卫战,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完成了预期目标,呈现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产业发展总体稳健、投资增速环比回升、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等良好态势。记者透过会议,从运行态势、重大项目、产业发展、园区经济等四个方面解读长沙上半年工业经济。

  1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进入2017年,中国经济“L”型走势触底,长沙工业经济也进入“爬坡越坎”的关键时期,如何在不丧失原有经济增长动能的前提下,培育壮大更多的新动能,拉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成为摆在市委市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从全市工业经济的总体情况来看,上半年全市上下一心,完成了预期目标,破解了这道难题。

  记者了解到,上半年长沙市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623.5亿元,同比增长8.1%,高于去年同期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0个百分点。

  其中,区域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发展各有亮点。其中岳麓区增速达8.8%,高于年度目标1.8个百分点,位列市内五区榜首;长望浏宁增速均超过10%,长沙县达12.8%,浏阳市达12.1%,分别高于年度目标2.8和0.1个百分点。

  一直以来,工业用电量都是全市工业经济的晴雨表,工业经济发展态势直接体现在工业用电量的升降。在电力支撑方面,1-6月全市工业用电量增长6.79%,在工业制造业20个主要行业中,用电量“十六升四降”,累计用电量同比增长13.08%。

  上半年,长沙工业企业加快“引进来”和“走出去”步伐,成效显著。在进出口方面,1-6月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9.6%,其中出口总额为243.36亿元,增长50.3%,进口总额为156.2亿元,增长76.6%。企业利润也进一步增加,1-5月,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4.2%。

  市经信委党委书记、主任黄滔指出,要紧紧把握工业经济全年8%的目标不动摇,各单位要围绕年初下达的目标,盯紧大企业、服务大企业、稳住大企业,抓大不放小,加大对新入规企业的培育,盯紧目标,重点发力。

  2重大项目稳步推进

  上半年,长沙突出“招大引强选优”,瞄准世界500强、上市公司、央企等战略投资者,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呈现出“一多两快”的特点,“一多”为在谈大项目多,“两快”为新引进投资增长快、新开工项目增长快。

  目前,各园区在谈项目总计48个,计划总投资1040亿元。其中,在谈10亿元以上项目16个,包含100亿元以上项目3个,70亿元以上的项目2个,50亿元以上的项目4个,30亿元以上的项目1个,20亿元以上的项目3个,10亿元以上的项目3个。上亿元项目将陆续入驻园区,长沙工业经济迎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此外,上半年累计新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达153个,同比增长24.3%,亿元项目87个,包括50亿元及以上3个、10-50亿元20个,同比增长1.1%。其中,长沙经开区17个、望城经开区14个和宁乡经开区12个,位居前三。

  新科电子望城智能制造产业园为今年新引进项目,5月正式落户望城经开区,项目总投资50亿元,占地400亩,拟建设电子元器件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预计年产值200亿元、年税收10亿元,将成为长沙电子信息产业的标杆性项目。

  不止如此,今年长沙新开工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58个,同比增长32.7%,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特大项目7个,包含50亿元及以上4个、10-50亿元3个。此外,园区共竣工投产亿元以上项目也已达31个。

  铁建重工掘进机再制造产业基地(第二产业园)去年7月正式开工,将于年内投产,着力打造以地下工程施工用高端智能装备和磁浮装备制造业为主体,集研发、制造、服务、再制造于一体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预计到2019年底将形成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再制造产业规模。

  下半年,如何保障重大项目顺利落地、动工、投产?会议提出,为解决上半年雨水多一定程度上耽误了项目建设进度现状,下半年抓紧发力是关键。一是围绕园区功能定位,抓项目招商,加快“建链、强链、补链”,形成完善产业链;二是加强协调,抓新项目快开工,各区县市及园区要继续深入开展联点帮扶工作,全力以赴协调解决影响项目开工和建设的问题,确保项目如期开工和建设;三是做好服务,抓项目投产增效。要靠前服务,主动服务,协助好企业做好生产经营的相关工作,确保早投产、早达产、早增效,迅速形成新的增长点。

  3产业发展逐步回暖

  今年上半年,令人欣喜的是,工程机械产业在经历了5年的低迷期后,企稳回暖,扭转了连续五年负增长的局面,增加值增长7.7%,增速较去年同期回升8.8个百分点。

  在行业整体形势增长迅猛的大背景下,山河智能不仅军民融合产品订单不断,而且上半年工程机械主要产品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实现总体经营业绩较去年同期增长近四倍。

  1-6月,全市增加值总量排名前10的大类行业中,9大类行业都保持了正增长趋势。增速最高的3大类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0.1%,汽车制造业增长24.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8%。

  宁乡经开区上半年食品饮料、先进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分别同比增长11%、27%、14%,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共荣,企业业绩也是稳中有升。楚天科技切入高端生物反应器领域,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15%—35%;格力暖通成功冲刺日产万台目标,完成产值10亿元;海尔无线获酷骑单车10亿元订单……

  传统产业持续回暖,新兴产业不断壮大。上半年,长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增加值分别增长13.4%、9.9%,高于全市增速;汽车产业今年有望成为千亿产业集群;移动互联网、北斗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全市移动互联网企业多达15000家,从业人数超过12万人。

  长沙高新区上半年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迅猛,企业以每天新增四到五家的速度增加。截至6月底,移动互联网企业多达4009家,移动互联网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随着长沙工业经济产业结构“多点支撑”格局日益凸显,产业发展该如何深入,工业经济该如何转型升级?会议指出,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技术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长沙应牢牢抓住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建设不松劲,推动人工智能等产业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

  会议还提出,严抓政策落实是关键。各区(县)及园区要着眼于《关于下放市级经济管理权限的决定》《工业30条》《人才新政22条》以及三个中心建设行动计划等这些对当前长沙实体经济发展是重大利好的政策,抓紧加快出台实施细则,组织实施好政策落地,切实提高企业发展和扩大再投资的信心和决心。

  4园区经济加快发展

  当下,园区是拉动经济增长主力军、主战场、主阵地,园区经济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长沙工业经济增长率的升跌。

  今年上半年,从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看,国家级园区中,长沙经开区和长沙高新区,分别高于年度目标5.2、1.1个百分点;金霞经开区高于年度目标0.7个百分点。

  记者了解到,上半年长沙经开区主要指标稳健增长,得益于园区汽车制造及零部件产业和工程机械产业的企稳回升。其中汽车制造及零部件产业产值上半年同比增长39.6%,工程机械产业连续三个季度实现正增长。

  上半年,全市投资增速环比回升,其中园区增速大幅快于全市。1-6月,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053.87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较一季度回升6.7个百分点,扭转了今年以来持续下滑的状况。

  值得一提的是,“五区九园”完成工业投资606.1亿元,增长28.5%,增速较一季度回升6.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17.3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投资的57.5%;全市完成工业技改投资543.8亿元,同比增长1.8%,增速较一季度回升16.4个百分点,一年来首次实现正增长。

  今年是浏阳经开区建园20周年,在5月举行的2017年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集中签约项目12个,招商引资总额545亿元;动员开工项目24个,总投资额达120亿元;竣工投产项目16个,预计将实现年产值363.8亿元。

  下一步,长沙既要围绕“政策高地、投资洼地、产业福地”目标,狠抓现有政策的落实落地与园区机制体制等继续深化改革工作,又要围绕“建设国家智能制造中心”目标,狠抓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推进与“军民融合”工作,优化营商环境,振兴长沙工业实体经济,确保完成年初制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任务。

  专家点评

  坚持工业经济的 主导地位不放松

  在市委党校科研处处长、博士李丽纯看来,今年上半年,长沙工业经济总体稳中有升,既克服了国际、国内经济下行的确定性风险,也克服了史上最大洪涝灾害的不确定性风险。成绩来之不易,一方面归功于全市干部群众对长沙工业经济前景的坚定信心和扎实努力工作,另一方面则归功于前期奠定的良好工业经济基础,尤其是“五区九园”的强大发展惯性,构成上半年长沙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支撑。

  展望未来,李丽纯表示,长沙应坚持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总体战略不放松,坚持打造三大中心的重要抓手不放松,坚持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不放松。同时紧跟当前国内区域竞合的主流态势,借鉴和吸收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的规划发展经验,在资金、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加速流动以及地理区位差异逐渐缩小的背景下,加大区域内行政资源整合力度,加强省市联动,积极谋划跨行政区经济发展战略。

  “要在进一步夯实现有园区工业经济基础的同时,积极打造出一批具有长远引领功能的新兴工业经济增长点。”李丽纯说,要把湖南湘江新区、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等国家级平台的政策切实用活用足;抓紧落实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马栏山文化创意集聚区等重点片区的项目建设,为长沙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源泉!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