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平台能否像“互联网+”一样,通过加号后面的内容调试,找到平台、项目、产业的多赢之路?在我省,发展有瓶颈、转型有压力、文化嫁接有困难的传统产业,正成为“+”后的一个选项
当下,许多创业平台在向以资本风投和共享经济为核心的“3.0版本”发展,而不断进化完善的“创业+”体系则开始将目光聚焦于传统产业。
业内人士认为,传统产业具有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而其蕴藏的传统文化因子,正是创业团队发挥创新创意的最好素材。向传统产业靠拢,是双创平台差异化发展的一个好选项。
瓶颈是机遇的近义词
宁德福安90后青年陈晓,出身于茶人世家。从祖父、外公,到大伯、父亲,种茶、制茶、卖茶,贯穿了他们一家人的生活轨迹。
2014年以来,礼品茶需求急转直下,中高端红茶市场迅速萎缩。这让陈晓父亲创立十多年的中茗天富品牌,在只有3%到5%之间的微利中艰难维持。
除了说服家人改良老茶树、研发新产品之外,陈晓还开起了网店、微店。通过参考韩国绿茶包装,融入福安本土文化等,她推出了一款针对年轻人的香桃蜜红茶。虽然每年销量只有100多公斤,但利润提升到20%至40%。
今年6月,陈晓入驻闽港合作的福州红茶创客空间。她希望学习商业模式、市场行销等方面的创新经验,让家族的红茶记忆延续下去,让更多的人喜欢家乡的红茶。
“以前,价格不菲的金骏眉卖到断货。现在,我们高端红茶的销量降幅约40%,中低端产品销售只是缓慢上升。对于红茶业内来说,这是一次不得不进行的转型。”港资企业元泰茶业总经理魏文生认为,传统红茶产业虽然遇到发展困难,但瓶颈也是机遇。
元泰茶业创建的福州红茶创客空间,是省内首个以红茶为主题的创业平台。魏文生希望引入“互联网+”思维和共享经济理念,让业者共享资源、降低成本,更好地对接进入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福州红茶创客空间引入了茶室空间设计、茶乡休闲游开发、产品创意设计、香道茶艺等领域的15个创业团队,开展红茶产品众筹、组建电商供应链和异业结盟等创新尝试,吸引了许多传统红茶业者的关注。
“现在已经过了讲历史就能卖好茶的年代,传统茶产业需要嫁接有创意的市场行销理念。把茶跟旅游、设计甚至禅香等周边产业相结合,相信能讲出不一样的故事来,更好地打开年轻消费群体越来越多的红茶市场。”魏文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