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佛山提出全力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发展已成为佛山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依托佛山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等平台,该市将强化智能装备的人才队伍建设,把佛山变成智能制造和机器人人才的培养基地,支持佛山产业发展,并向全国辐射。
鼓励示范线建设企业和国产机器人制造企业与院校建立“代培制”和“订单式”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该市推进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应用“百千万工程”的众多具体抓手之一。除此之外,围绕这一工程,佛山市已经在众多领域展开行动,涉及核心技术攻关、智能化生产示范线建设、创新金融支持方式等众多关键环节。
时间回溯到一个月前,一场以职业学校教师为对象,以工业机器人为主题的实践培训,在佛山拉开帷幕。此次培训共组织该市近100名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应用、高速高精加工、3D打印相关专业的骨干教师,到佛山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佛山智能装备研究院等企业,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企业实践培训。
对于佛山很多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而言,这也是一次难得机会。通过此次培训,众多教师得以更加熟练地掌握智能制造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关键技能,并进一步了解现代企业生产状况、技术水平、用人需求信息,熟悉生产工艺流程和岗位操作规范。
大力推动职校教师培训的背后,是佛山对机器人产业的雄心壮志。今年佛山已提出,推进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应用“百千万工程”,佛山将力争在2017年底前完成100条智能化生产示范线的规划建设工作,推动华中数控佛山华数机器人公司完成10000台工业机器人的生产,并力争到2017年底,累计共有20%(即2000台)华中数控佛山机器人公司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在佛山市实现推广应用。
此次培训是该市推进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应用“百千万工程”的具体抓手之一。当前,适应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是机器人产业发展中的紧缺资源,而职业学校是培育技能人才的来源之一。
佛山市希望,通过此类培训使参加培训的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培养一批具备该专业能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提升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我们要把培训得到的知识带回课堂,让学生的功底更加扎实,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在三水理工学校工作的教师李舒帆说。一起接受培训的三水工业中专教师贺洪则希望,下次培训能再来参加,“希望能接触到应用案例和新设备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