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市政府官网全文公布的《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获悉,东莞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其中将构建“一核一环、组团发展”的机器人产业空间布局,全力将松山湖高新区打造成为东莞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的核心区。
优先工业机器人 注重特种机器人
目前,制造业产业进入“机器换人”的转型升级阶段。上述规划明确了东莞要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着力攻克机器人制造核心技术,打造完整的工业机器人制造产业链,加强机器人产业基地建设。
其中,优先发展3C制造、焊接、搬运、加工等先进适用的搬运机器人(AGV)、清洁装配机器人、打磨机器人、抛光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依托顺道智能制造协同创新研究院,重点推进巡逻机器人、家用警卫机器人、前台机器人、陪伴教育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变形机器人等智能成果的落地和产业化。注重发展无人机、无人艇、空间机器人等特种机器人。积极布局发展柔性机器人、微纳机器人等下一代机器人,抢占未来机器人产业制高点,避免高端产业低端化。
东莞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基地将构建“一核一环、组团发展”的产业空间布局。
“一核”即全力支持建设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和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将松山湖高新区打造成为东莞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的核心区。“一环”即结合松山湖、大朗、大岭山、万江、长安、东城、寮步、虎门、厚街、常平、横沥、塘厦等镇街园区现有产业基础,构建东莞市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聚集发展带。
“组团发展”即重点围绕东莞电子信息、电气机械、汽车模具制造、服装、制鞋、毛织、家具食品等行业对智能装备的需求,构建以装备应用企业和装备制造企业为主体的供需组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