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持续提升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7-07

  7月6日,由福州大学主办的一场名为“打造蓝色智库、建设海洋强国――福州大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研究院成果发布与研讨会”的活动在其老校区举行。100多位来宾把学校小小的会议室和展示角挤得满满当当。

  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李强在研讨会上说,多年来,研究中心十分关注全省高校新型智库建设。福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福建省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近年来,福大综合办学实力持续提升,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成果影响力不断提升,服务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明显增强。

  2015年4月,随着《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发布和“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提出,福建再一次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热点。什么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为什么是福建?面对这一新的机遇,曾在历史上发挥过重大作用的、中国东南沿海海洋族群应该负起怎样的使命又如何完成这一使命?应该通过哪些途径,寻找、发现属于自己民族的海洋文化基因,并以此建立起系列完整的、与建设海洋强国相匹配的、具有高度自信的中国海洋文明话语体系?等一系列问题开始成为人们思考和研究的重点。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省属唯一的211大学,福州大学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2015年6月即成立了“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研究院”,力图发挥学校文理结合、学科齐全、人才集中的优势,聚集国内外相关力量,紧扣国家战略决策和推进规划,结合国内特别是福建省实际,打造出一个服务福建、服务国家、服务全路的新型智库。为福建省发展提供资政建议,同时,为互联互通、务实合作提供信息支撑和决策参考;为海丝核心区建设进行人才培养和培训,并深入研究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开展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领域的专题研究;积极参与“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发展规划与相关政策法规的起草,搜集并系统整理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宏观经济指标等。

  据介绍,两年间,研究院已先后举办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行动与构想”高层论坛、“三洲府论坛”(马来西亚槟城)等活动,形成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所策划的《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丛书》被列为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2015年主题重点出版物并于去年年底顺利出版。今年2月,有关方面曾专门为这套丛书在北京举行了首发式,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好评,被称作是“为中国海洋强国的实现做出了研究者应有的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比“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研究院”更早,由福州大学与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于2012年共同设立的“福建省海洋文化研究中心”,近年来也通过开展系列研究,对中国海洋文化以及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在有关海洋文化类课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不断为建设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一带一路”和海洋强国储备文化资源,提供理论依据。目前,已被列为“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福建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