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加快内陆开放助力高质量发展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8-05-21

  长江“黄金水道”带来的通江达海优势,在历史上带给重庆无穷的发展机遇。但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下的大开发对长江索取过度,使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承受了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

  近来,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中,位于上游的重庆以实现大保护前提下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从口岸、平台、通道、产业、环境等方面入手,加快提升内陆开放水平,推动沿江地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工业大区迎来动力转换机遇  4月23日,对重庆工业大区江津来说,是个可以载入史册的日子。

  当日,江津综保区(一期)正式通过国家验收,成为重庆境内第三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作为连续15年进入重庆工业十强区县的江津,综保区将为江津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供重要机遇。”江津区相关负责人称,江津因“万里长江一要津”而得名,综保区区位优势突出,“水公铁”立体交通优势非常明显。

  “以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江津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举措。”江津综保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局长聂勋宇称,截至目前,江津综保区已引进项目40个,其中26个项目已签订正式协议,计划投资294亿元,预计达产后实现年营业收入400亿元、年进出口额55亿美元。

  目前,在产业规划上,江津综保区已确立了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和服务贸易三大保税产业体系的目标,并围绕智能终端、高端装备、大宗物资和跨境电商等开展招商引资。

  “保税产业体系的出现,将强劲推动当地现代物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重庆当地学者指出。

  据悉,江津综保区下一步还将进行重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试点。通过“单一窗口”系统,通关环节将优化30%以上,企业只需提交1次报关单据,就可快速通关,时间可缩短10%以上,成本可下降10%以上。

  “封关运行后,除了助推江津新旧动能转换外,综保区也将为重庆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增添新动力。” 聂勋宇说。

  “黄金水道”无缝对接中欧班列

  去年底,一列满载货物的班列从果园港铁路专用线缓缓驶出,十多天后到达目的地——德国杜伊斯堡。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班列的货源除重庆本地的装备制造、电子产品外,还包括从华东、华南等地集中进入果园港的水铁联运货物。

  这是中欧班列(重庆)首次在长江岸边的果园港开行,标志着中欧班列(重庆)与长江黄金水道实现无缝衔接,打通了连接“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最后一公里”。

  数据显示,作为长江上游最大的铁公水联运港口,重庆果园港2017年共完成铁水联运量521.8万吨。目前,果园港已经开通了上海—果园—南充、果园—攀枝花、果园—西昌、果园—西安等10多条水水中转和铁水联运运输线路,成为四川、贵州、云南、陕西、广西等周边地区外贸货物的中转港。

  “对长江黄金水道而言,连接起中欧班列,就意味着原本逆流而上的货物,可以抵达比以前更远更广阔的市场。”重庆当地学者分析称,而对果园港来说,无疑将继续增强对云、贵、川等地货源的辐射集聚能力。

  按照规划,预计到2020年,果园港的中欧班列始发、到达量将达到300班,其作为长江上游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地位将愈加显现。

  “为进一步落实长江经济带建设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果园港还将加紧探索多式联运模式。”重庆两江新区相关负责人称,这其中就包括申报设立果园港B型保税物流中心。

  不久前,果园港获批成为全国第二批启运港。“启运港政策的落地,将更有利于发挥其集聚作用,进一步促进重庆的开发开放。”两江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