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靠什么争夺来自各家名校的博士呢?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7-06

  据人民网福建报道,福州市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精神,继新春举办最大规模的创新发展大会后,又在谷雨(4月20日)这天举办了最大规模的百名博士对接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福州号称最大力度的14条吸引人才措施,打响了新一轮人才争夺战。

  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各个城市各行各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那么,福州凭什么争夺来自各家名校的博士呢?

  福州百名博士对接会现场。

  “北上广”太挤 福州“看得见蓝天”

  谷雨因“雨生百谷”得名,这是利于谷类农作物生长的季节。4月20日,谷雨这天,刚好是福州市委组织部选择举办“群贤毕至,智汇榕城”福州市百名博士对接会的日子。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教育大学等众多高校及在榕高校、科研院所的192名博士生和福州135家党政部门、在榕高校与重点企业代表参会。本次活动签约34人,达成意向83人,效果良好。

  北京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生刘同学家在北京,第一次到福州就被感动。来福州的当天,刘同学的飞机晚点,福州当地接他的工作人员也一直等到凌晨一点。工作人员接到他并安排妥当后,已经是凌晨四点了。在跟福建省委组织部和福州市委组织部工作人员的沟通中,刘同学感受到被当做人才的善意和尊重,感受到了福州寻找人才的如饥似渴和对发现人才的如获至宝。因此,他准备今年毕业后到福州工作。而他选择福州,家里人也表示支持。

  王欣欣是东北人,在美国读的研究生,今年香港教育大学应届博士生毕业。她的父母已经把家安在深圳。20日,她专程跑来福州参加对接会。她告诉人民网记者,相比深圳,正在建设宜居城市的福州更有文化底蕴。跟其他一些城市相比,福州也更有发展潜力。她希望能和团队落地福州,利用她的专业背景研发幼教课程。

  相比这些外省的应届博士生,对那些家乡在福建的、或者在福建读书的博士生而言,他们想留在福州就显得更加顺理成章了。

  蔡建政是复旦大学工商管理学博士生。他表示,福州推出的用人机制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作为福建三明人,蔡建政觉得回到福建报效家乡也是理所当然的。同时,他不想留在上海,还因为“北上广”太挤了,而福州则“看得见蓝天”。 “福州蓝”,在本次对接会上也被屡屡提及,优质的环境成为福州吸引人才的重要资本。

  王旭峰是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博士生。他把想留在福州的理由概括为:福州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他说,福州是全国唯一“多区叠加”的重点发展城市,在政治和经济上有重要意义,还有地理区位便利和资源优势。而福州市委市政府对人才的重视,让他觉得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