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精简办事流程”、“落实好企业服务制度,切实解决好入园企业难题”……在11月14日举行的重庆市秀山县政协常委会议上,委员们围绕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展开了热烈的协商讨论。
“我县工业园区在平台建设、管理体制、要素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徐燕委员一针见血指出工业园区存在的不足。如何助力全县工业在赶超发展中崛起武陵山?她建议政府加强工业园区平台建设,理顺园区管理体制,优化园区投资环境,吸引战略性新兴产业落户秀山。
大力发展特色工业,把秀山建成武陵山区特色工业基地是石吉林委员的“梦想”。他建议,巩固提升传统电矿产业,统筹技术进步和优化重组,通过技术改造使电矿产业走上低耗环保的生态之路,实现产业质量效益最大化。
“建设武陵山特色工业基地,其核心在于提升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李建华委员建议,依托秀山的矿产、中药、农业等资源优势,发展以硅产品和镁合金材料生产为主的传统产业,以中药加工企业为依托的现代中药产业。同时,推进以特色农产品、休闲食品为主的精深加工,同时推进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和石墨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秀山地处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在做好‘面’上保护的同时,还要做好‘点’上的开发。”在县政协主席周传明心里,工业经济就是最重要的一个“点”。他表示,要立足生态保护发展区功能定位,按照国家投资政策要求,强化资源整合,实现农业与工业互动,工业与旅游融合,培育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