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举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发展研讨会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6-23

  自贸试验区到底如何金融创新?重庆自贸试验区该何去何从?昨日,在重庆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的首届渝洽会上,相关话题成为关注焦点。

  在渝洽会期间举办的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发展研讨会上,中国银行高级经济研究员应坚表示,自贸试验区不是政策洼地,而是创新高地,自贸试验区本身就具有创新的基因和各种条件,因此在金融领域,要根据创新需求,不断去创新。他认为,自贸试验区要充分利用自有贸易账户,合理使用境内外两种资源,建设面向国际的交易平台。

  谈到重庆自贸试验区金融业的发展路径,应坚表示,重庆在国家发展战略扮演重要的角色,而且重庆经济发展速度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在产业布局上也十分合理,经济发展很具活力,具备了内陆外向型经济特征。因此,重庆要根据自身特色,形成功能性金融中心的发展格局,还可以和香港金融业展开合作,比如将跨国企业财务中心和重庆企业结算中心联合起来,合作拓展跨境财资业务,进一步增加离岸结算量;此外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及估计收支趋势平衡,将给重庆和香港带来双向的融资机会,而探索区内租赁企业在境外开立人民币账户用于跨境租赁业务,促进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境外设立账户便利化,发展跨境租赁等业务创新。

  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关家明表示,目前国内已经有11个自贸试验区,这些自贸区有共同的特点,比如都是制度创新的产物,其经验可复制、可推广,此外各个自贸区在投资、贸易、金融、监管等方面都有共性。

  在关家明看来,重庆自贸试验区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支点以及一带一路的枢纽,其在投资贸易便利性、金融服务、法治环境以及辐射作用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与定位。重庆要想抓住自贸试验区的机遇,可以加强与香港进行合作,在金融服务上要合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引进新金融产品、服务、机构和个人,同时需要大力发展高端产业,大胆招商引资,联合走出去,推动产业专业和转型升级。同时用好香港的国际金融关系、推动行业、区域协调,进而辐射其他地区。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