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长沙市委、市政府发布了《关于振兴长沙工业实体经济的若干意见》(简称“长沙工业30条”),聚焦“降成本、促转型、拓市场、引人才、优环境”等重点,全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或机缘巧合,或发展规律,在提供操作指南的同时,“长沙工业30条”在长沙县、长沙经开区狠抓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不难找到诸多降本增效的实例。
20工作日
报建审批流程压缩2/3
长沙县、长沙经开区因工业经济而成名,因实体经济而崛起。而现在,更是要扛起长沙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主战场的大旗。实现此目标,效率是关键。
“以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报建项目审批是件劳神费力的‘苦差事'。”近日,在长沙县政务中心,记者见到长沙县某建筑企业的行政专员杨峰,他说在长沙县、长沙经开区实施建设项目一站式审批收费管理办法后,长沙县、长沙经开区的政务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使得他不用再奔波。
长沙县政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沙县对全县45个部门单位的事项进行了全面清理,进一步优化了办事流程,将法定期限压缩三分之一作为承诺时限。如长沙县从项目报建到证件发放时间,将原本需要90天的报建审批流程压缩至20个工作日以内。根据初步统计,长沙县共减少62项行政审批事项,其中包括行政许可34项,非许可审批28项。
162亿元
全新合作模式加速长丰新工厂投产开售
牢记“企业优先、问题导向”,始终把企业需求放在心上。这是长沙县、长沙经开区干部干事的准绳。
“为了赶在2017年4月让新车亮相上海车展,华湘工业园总装车间必须在去年9月底交付使用,涂装、冲压厂房须在2017年1月底交付使用。可从环评到规划设计、从拆迁腾地到基础设施建设、从厂房建设到设备安装……还需要走大量程序,时间非常紧迫。”长丰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紧急协商,华湘工业园采用全新合作模式:由经开集团公司出资建设厂房,建成后由长丰集团进行租赁,10年后再进行整体回购。
新的合作模式最大程度保障项目如期落地。仅仅一年左右的时间,长丰新工厂完成了厂房建设,目前正在进行工艺设备安装调试,预计7月就可以正式投产。一期整车年产能将达到15万辆,二期再增加20万辆车的年产能,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162亿元。长丰集团将成为“长沙智造”的一张闪亮新名片。
4.7万平方米
实施全省规模最大爆破项目腾笼换鸟
今年4月23日,漓湘中路18号传来石破天惊的一声巨响。面积达4.7万平方米的建筑应声倒地,近年来湖南省规模最大的爆破项目成功完成。
此次爆破是为长沙经开区拟引进的广汽三菱发动机及整车技改项目完成腾厂交地。该项目是湖南省今年最大的产业项目,也是长沙经开区打造汽车千亿产业集群的重点项目。省、市高度重视,并对园区作出指示,园区要进一步促进转型升级,腾笼换鸟,促进去旧产能增新动能。
漓湘中路18号厂区最初为湖南HEG电子玻璃有限公司厂房,工厂内原生产全平面彩色显示像管玻屏,但随着液晶屏幕的普及,工厂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
淘汰落后产能,盘活园区闲置资产,为正盛企业腾地,属于典型腾笼换鸟的精准高效之举。新引进的广汽三菱发动机及整车技改项目将建成发动机组装及缸体、缸盖机加工生产线,预计将于2018年下半年正式投产 ,并计划项目第一期达到年产15万台发动机的规模,未来将引进生产最先进的三菱发动机,搭载在现有车型及新车型上,将为园区增加百亿新动能。
敢于担当,争做长沙振兴工业实体经济的排头兵,引领实体经济发展,长沙县、长沙经开区责任在肩,亮点纷呈,精彩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