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正在向省领导汇报申建自贸区工作进度。结果,好事儿说来就来。”这是近日焦锦淼与记者打开“河南自贸区”话题的引子。如其所说,的确是喜从天降、如获至宝,但也只是刚刚拉开河南建设自贸区的前奏。
申建自贸区对河南社会经济发展价值几何?相较其他省份自贸区,如何构建河南特色?郑汴洛三地如何完成分工?省自贸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商务厅厅长焦锦淼对此进行了解密。
要二次提交“自贸区”发展方案经国务院审核后报请全国人大批准
大河财富
自贸区对河南人是相当陌生的。该如何理解,争取这一新国策对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价值?
焦锦淼:打个比方说,河南设立的自贸区,类似于在经济上享受对外贸易高度自由化的中国香港。相比以往国家级战略,自贸区不仅体现了全方位、多维度、“先行先试”等诸多政策优势,更得以创造出“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监管规范化”的新型经济土壤。
从另一角度说,自贸区是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领域。以往国家战略的制定、发布多由国务院来完成,而自贸区试点需经全国人大审议批复,足见该项战略工程的顶层设计、严谨性和复杂性。
更重要的是,设立自贸区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河南在申建过程中,一直在国家战略中明确自身定位,主要突出扩大内陆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建设中原经济区增长极,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等国家战略需求;同时,结合河南的区位交通优势、产业基础优势、文化底蕴优势、改革创新优势、辐射带动优势等,明确河南自贸区未来承载的主要功能和试验特色。
大河财富
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河南自贸区定位,是否较河南申报稿存有差异?河南将就此对自贸区的设计和产业内容做哪些调整?
焦锦淼:应该说,国家批准河南自贸区的发展面窄了一点。比如,河南申报的多项区域战略发展内容、郑汴洛所涉产业区块数量及自贸区规划总面积等,需遵批复的定位方向对发展方案进行二次校准。但这样有利于更集中、精确试验。而在自贸区囊括的主要产业板块发展内容上,较申报规划并无太多差异。
接下来,河南要二次提交“自贸区”发展方案,经商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43个部委逐一核准,而后经国务院审核后报请全国人大批准。
基于中央政府给予的清晰定位和河南区域经济特点,自贸区所辖郑汴洛三地有着各自不同的产业发展着力点。
郑州片区将重点发展IT电子、汽车及零部件、金融服务、生物医药等高成长、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以及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国际贸易、金融服务、信息服务、跨境电子商务等,充分发挥流通枢纽优势的现代服务产业,建设国际物流中心、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和商贸中心。
洛阳片区,侧重于“智能制造”。这包括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机器人、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业,以及研发设计、信息技术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丝绸文化展示、文化贸易等文化产业,探索国企改革及转型升级、建设国际产业合作和产能转移机制创新中心。
历史古城开封当然要做大文化,该片区重点发展旅游休闲健康、创意设计、文化传媒、广播影视、文艺演出、文博会展及艺术品交易等文化服务业、农产品加工和农机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等制造业,建设中华文化输出的国际交流中心和农业合作示范区。
让河南人买上便宜货更引导豫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大河财富
在自贸区这一全新发展主题上,河南人能够获得的最大收益是什么?
焦锦淼:我认为,它能改变河南人发展经济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自贸区首先是新型经济发展试验区。它与全球经济高度接轨的先天禀赋决定了,将带给这里无限创新的可能。而这种创新不仅在于产业结构调整、商业模式重构、生产力释放、贸易市场机会增强,也是河南在全球经济链再定位,更是河南人的经济格局与思维方式。
众所周知,多年来,深处内陆的河南受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结构、贸易传统、经济外向度等多重因素制约,参与全球一体化市场竞争需加付多倍的努力,却仍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外贸结构不合理的瓶颈。比如,出口产品单一、商品附加值偏低、抗风险能力较弱等。
这从侧面反映出,多数豫商还不擅长做全球生意。而今,自贸区即是将全球的生意机会送到家门口,就是将参与全球贸易的思维对河南人做最好的植入。
而依托自贸区,催化、培育更多的新兴产业、跨境商业模式、高质领先的产品内容,即可向全省、全国、全球复制。而这,才是带给河南人最为珍贵的福利。
至于生活方式的变革就更直接了。多年来,河南为争取建一家成规模的“免税店”努力了多年。如今,咱有了自贸区,它的核心定位是国内全新的物流超级中枢,这将带给河南人的不仅是商品资源极大丰富,更是商品流通价格的显性优势。咱还担心大品牌、新鲜货不主动送到门上并打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