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省发改委公布了首批38家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其中无锡有6家入选。根据省里的培育创建要求,无锡市也在抓紧推进培育建设特色小镇的工作。昨天,市政府发布了《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建设特色小镇工作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明确,无锡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全市分批培育建设15个左右市级特色小镇,并提出了一系列土地、资金、金融、人才等方面的配套政策。
无锡6家入选省首批创建名单
江苏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共有38家,其中特色优势产业小镇25个,旅游风情小镇13个。无锡共有6家入选,其中产业类3家:鸿山物联网小镇、太湖影视小镇、新桥时裳小镇,旅游类3家:灵山禅意小镇、湖父镇茶旅文情小镇、无锡阳山桃园风情小镇。
特色小镇建设对下一步无锡新型城镇化建设有重要意义:抓产业创新的新载体、做强特色经济的新抓手、抓居家富民的新举措、为城镇化发展探索新模式、为有效拉动投资提供新动力。
高端制造特色小镇3年内要投资30亿元
“培育建设特色小镇必须具备一定的要求。”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不仅要主导产业特色鲜明、运作机制创新灵活,还要求服务功能注重叠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具体来说,每个特色小镇要着力培育形成在全市范围内最有优势、最具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在主导产业内积极谋划一批重点建设项目,高端制造特色小镇原则上3年内要完成项目投资30亿元,物联网(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现代农业、生态环保、旅游风情、历史经典及其他类特色小镇,原则上3年内要完成项目投资10亿元。
旅游风情小镇游客满意度达80%以上
不仅如此,还要求每个特色小镇要加强“产城人文”四位一体建设,推动生产、生活和生态有机融合。严格划定小镇边界,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文化及旅游类特色小镇可适当放宽),建设用地面积1平方公里左右。
所有特色小镇原则上要按3A 级以上景区服务功能标准规划建设(高端制造、物联网(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类可适当放宽),旅游风情类特色小镇原则上要达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规范要求。旅游风情小镇游客满意度达80%以上,旅游接待饭店平均出租率不低于45%,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以上,年旅游综合收入5亿元以上,直接就业人数1500人以上,带动就业人数4000人以上。
每年考核合格后给予500万元奖补资金
同时,实施意见还提出了一系列土地、资金、金融、人才等方面的配套政策。
特别是在财政扶持上,对纳入市级培育建设名单市区范围内的特色小镇,在培育建设期间及验收命名后累计3年内,每年考核合格后给予500万元奖补资金,资金由市区两级共同承担,其中市级300万元,区级200万元;江阴市、宜兴市范围内的特色小镇,在验收命名后给予一次性300万元的奖补资金。
自愿申报、宽进严定、优胜劣汰
据了解,分批培育建设特色小镇秉持“宽进严定、动态管理、优胜劣汰、验收命名”的原则。
“特色小镇实行申报制。”该负责人介绍,各市(县)、区要按照“培育一批、预备一批”和自愿申报原则,结合自身产业特点组织申报。各地申报材料经本地区人民政府审定后报市培育建设特色小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地推荐上报的特色小镇,将根据申报特色小镇的类别,由相关部门组织评审,评审结果报市培育建设特色小镇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公布特色小镇培育建设名单,并从中择优申报省级、国家级特色小镇。
3年验收合格后才能正式叫“特色小镇”
据了解,目前有关特色小镇的申报通知已正式下发,各项申报工作正在抓紧推进中。等申报完成后,会及时组织评审,最后向社会公布市级特色小镇首批培育建设名单。此外,还将建立特色小镇年度考核制度,对入选培育建设名单的特色小镇进行动态管理,及时跟踪其进展情况。
该负责人介绍说,省、市特色小镇的创建周期目前都为3年,通过3年的培育建设,对实现培育建设目标、达到特色小镇标准要求的,验收合格并报请市政府同意后,由市政府正式命名为无锡市特色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