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代表团刚刚结束2017广州《财富》全球论坛芝加哥推介会。随后推介会将登陆慕尼黑和伦敦。此前半年,广州代表团遍访巴黎、纽约、东京等地。据南都记者观察,这一轮“走出去”,可以说是广州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品牌宣传推广。这源自将在5个多月后(12月6日至8日)在广州举办的2017年《财富》全球论坛。
伴随其全球路演的有序推进,这场中国主场全球企业峰会将举办地广州再次推至全球镁光灯下。
拥有《财富》世界500强和《财富》全球论坛两张响当当的名片,《财富》杂志此次结缘广州,如何看待广州机遇?迄今成功举办的13届《财富》全球论坛,约1/3在中国举办,《财富》为何如此青睐中国市场?
5月10日,南都专访《财富》全球论坛常务董事倪德慕( John S.Needham )和《财富》发行方、时代华纳旗下时代国际公司执行编辑钱科雷(Clay Chandler)。
南方都市报也由此拉开“财富的名义”系列报道策划活动。以“财富的名义”,我们桥牵民意,为2017广州《财富》全球论坛的成功举办贡献民间智慧;以“财富的名义”,我们遍访企业,展示广州在“双创”时代的勃勃生机和实力;以“财富的名义”,我们问计全球,就广州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角色建言献策。
中国印象
中国本土创新能力激动人心
南都:目前,《财富》全球论坛已举办了13届,其中在中国上海、香港、北京、成都举办了4届,为什么《财富》会如此青睐中国市场?
倪德慕:首先是因为在中国经济体量不断扩大、持续增长的背景下,所有的重要跨国企业都看好中国市场,它们知道要想未来获得发展,必须在中国加强“存在感”,制定完善的对华商业战略,他们希望参与中国经济的未来。
1999年,第一次到中国举办《财富》全球论坛,聚集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这也给世界500强企业的领袖一个接触中国重要企业的机会。参会者的反馈都非常好,这是个很有价值的经历。我们当时就决定,以后还要回到中国办《财富》论坛。
南都:从1999年到现在,中国最显著的变化是什么?
倪德慕:巨大而深刻,很难一概而论。但这次《财富》论坛将更关注创新,特别是中国本土的创新能力。此前多年,中国并不以创新领域的领导者身份享誉全球,而在应用他人创新成果方面比较成功。但现在,中国涌现了许多本土创新的成果,这届论坛将着重关注中国本土的创新发展,这是个很激动人心的变化。
钱科雷: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角色发生了改变。我记得自己第一次到中国时,和时任财政部长讨论中国参与全球经济、建立贸易组织的议题。当时中国希望参与全球贸易又要求得到贸易保护,美国认为自己是超级国家,占据经济上的主导。但现在情况不同了,中国有自己的技术,人们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很多。美国不再是自由贸易的常胜将军,中国开始成为全球经济主导力量和领导者,成为全球经济中的更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