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培养面向新经济的人才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6-09

  今天,由浙江省新工科建设专家组与工作组组织的新工科建设研讨会议在温州大学召开,标志着浙江省新工科建设正式启动。

  今年2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希望各地高校开展新工科的研究实践活动,从而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推进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

  什么是新工科?想要准确解释出这个新概念并非易事,因为新工科本身内涵十分丰富,涉及范围也很广泛。而且,当前对于新工科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至今还没有一个很准确的定义。在《通知》中,新工科的主要研究内容被归纳为“五个新”,分为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学科专业的新结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教育教学的新质量、分类发展的新体系。

  新工科要培养怎样的人才?首先,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四大新技术促进“中国智造2025”的转型升级新经济,而新经济又要求具有专业跨界融合能力、适应能力的新人才。 “新工科要培养的人才,就是除了专业,还要有很强的非专业能力。”浙江工业大学教务处处长计伟荣表示,创造力、沟通力、跨学科思维、国际视野、可持续力都是未来的新工科生需要具备的。

  “新工科建设在一定意义上,是高校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突破口。”育厅高教处副处长王国银说,“因此,新工科建设也要求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提升学科专业与产业更强的匹配度;在人才培养上,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更紧密的对接度,实现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的协同育人。”

  将温州大学作为浙江省新工科建设会议的启动地,也是省教育厅对温大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的认可。“温大在人才培养方面,将继续对接温州产业需求,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 温州大学教务处处长余闯表示,结合新工科建设温大将实施三条路径建设,对传统工科进行改造、开展理科工科交叉融合、互联网技术改造专业。同时, 通过产教融合、国际化、创业创新三大抓手推进新工科建设。

  高考在即,新工科建设对其也有一定引领指导作用。王国银表示,新工科建设在基础教育方面注重人文素养的培育,这是为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做好准备。“同时,考生、家长需要淡化专业边界,不要一味盯着某一个具体专业。因为根据新经济的人才培养模式、目标,会有越来越多的跨专业学科。”

  据悉,本次会议中还通过关于省新工科建设的八项倡议,不但要服务于浙江,还要为全国新工科建设提供浙江样本和浙江元素:建设一批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多学科交叉的行业特色学院;建设一批新兴产业急需的工科优势特色专业;建设一批体现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的工科核心课程和通识课程;实施工科院系与行业企业人员互聘“双千计划”;实施一批企业支持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建设一批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一批面向新工科的大学生学科竞赛品牌;培育若干新工科建设示范点,形成一批可推广示范的新工科建设成果。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