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区有凝聚力人才有归属感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6-06

  “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尊法诚信文明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开幕会上,韩正书记在报告中描述的这番上海未来愿景,令无数人心向往之。

  而这种温度也该洋溢在我们生活的社区里面,构建和谐社会,对于城市来讲,主题是构建和谐社区,因为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现在社区的概念还没有真正发育起来,社区远远没有形成一个利益和意愿的“共同体”;邻里之间缺乏更深刻的社会关系和感情联系。这种缺乏联系的“和谐”,是一种冷漠的和谐,老死不相往来的和谐,是一种低层次的和谐。

  要通过各种社区文化活动,培育和发展社区精神,增强横向的沟通、联系,为“生人”社会发展为“熟人”社会提供纽带,在传递笑声的同时,传递健康有益的信息,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推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建设,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归属感、幸福感。

  社区凝聚力是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因为社区凝聚力是由社区居民心想社区,心贴社区的向心力和社区居民彼此之间的聚合力所组成,只有社区凝聚力的提高才能激发社区居民强烈的责任感与义务感,形成社区的认同与归属感,激起他们建设社区的激情,也只有这样,社区才能进步和和谐。

  凝聚力是群体动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在群体动力的作用下社区成员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积极性和自觉性就明显提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心系社区建设和发展,这样社区人才才会有归属感。

  加强社会管理的重心在社区,改善民生的依托在社区,维护稳定的根基在社区,社区凝聚力越强,归属感就越强,对政府的被动依赖度就越低,基层社会也就日益充满活力。社区温度的高低是衡量城市生命力旺盛的重要标志,把居民自治也提升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高度。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