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5年累计对人才个人奖励资金需求为38.21亿元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5-31

  人才是实现“聚焦三六九,振兴大西安”目标的第一资源、第一动力。本月,西安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气度,以前所未有的改革和创新,以前所未有的服务和保障,形成了西安的人才新政——《西安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一带一路”人才高地若干政策措施》,并陆续出台了系列政策和措施,力促人才的引进和人才高地建设。即日起,本报开设“广开进贤之路,打造人才高地”专栏,希望在西安营造尊重人才、成就人才、服务人才的良好氛围,形成西安的竞争新优势,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腾飞注入新的活力。

  力度更大,含金量更高,西安向世界各地发出“人才召集令”!

  本月,西安出台了《西安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一带一路”人才高地若干政策措施》,希望各类人才在西安建功立业,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尽展其才。

  新政中,一系列亮眼的数字,透露着西安识才、爱才、用才、容才、聚才的诚意,彰显出振兴大西安的决心。

  2021年:到2021年,构建中西部领先的引才聚才、培养使用、人才管理、评价激励、人才服务等五项机制,形成与国际化大都市、国家中心城市、“一带一路”创新中心和“三中心两高地一枢纽”的城市定位相适应的人才发展体系及人力资源优势。

  5531计划:《若干政策》的主要目标概括来讲,就是“五年投入38亿,引才育才100万”。具体来讲,就是实施“5531”计划,即:5年内引进和培养国内外在西安创办企业或实施成果产业化的国内外顶尖人才(A类)50名,国家级领军人才(B类)300名,地方级领军人才(C类)1000名;引进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类人才(D类)10万名(其中参与“双创”人员不少于2万名),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类实用型人才(E类)80万名;海外人才5万名。

  364产业体系:围绕 “364”产业体系,“三区双创”及党政管理、经济金融、教育医疗、人文社科等领域紧缺型人才,即重点引进、培养、激活包括国内外顶尖人才(A类)、国家级领军人才(B类)、地方级领军人才(C类)、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类人才(D类)等四类高层次人才及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类实用型人才(E类),使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3个万亿级优势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节能与新能源6个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及文化、旅游、现代物流、金融4个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实现新突破,使“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陕西自贸区核心区”三区建设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工作实现新进展。

  38亿:按照《人才若干政策》,统筹安排不低于30亿元的人才创新创业基金。5年累计对人才个人奖励资金需求为38.21亿元(年均约7.6亿元)。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