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海东人才制度的新探索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5-26

  2015年,海东市出台《海东市推行政府雇员制度的实施意见》,并招聘了首批政府雇员105名。标志着海东市突破编制体制瓶颈、面向社会招贤纳士的雇员制正式实行。

  2016年,海东市第二批63名政府雇员也正式上岗。目前,政府雇员已成为海东市市直机关重要的人力资源补充。

  两年来,这些政府雇员工作状况如何?该项人事制度实施效果如何?记者进行了采访。

  引进“鲶鱼”的尝试

  政府雇员制对于年轻的海东还是一个新鲜名词,曾被很多人比作“鲶鱼”,认为有利于激发公务员队伍竞争,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与效率。2002年,我国政府雇员最早在吉林省出现,此后在江浙,广州等地风靡一时。目前在广州、湖南等省份,政府雇员已经大量存在。

  简单来说,政府雇员是指市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部门以及派出机构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实现特定的工作目标或完成特定工作任务,以合同形式雇用的专业人才。政府雇员不占雇用单位编制,不具有行政职务。

  现在就职于海东某市直单位的小月(化名)就是海东市首批招聘的政府雇员。2015年8月,她通过海东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的政府雇员招聘信息后就报名参加了考试。考试笔试科目两门,分为公共基础知识以及职业能力测验,面试为结构化面试,相比较而言,入职门槛与公务员、事业单位不相上下。

  据海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事业人事管理科科长张孝安介绍,撤地设市后,海东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整体性缺编严重,行政编制十分紧缺。由于省委、省政府明确海东撤地设市“三不增”(即:机构不增、编制不增、财政负担不增)的要求,加大了解决这一现实矛盾的难度。为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和规范用人管理,缓解撤地设市后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紧缺问题,海东市更加坚定了走人事制度改革这条路子的决心,探索实行了契约化管理的政府雇员制,实现政府办事少养人、少养机构的目标。

  留住人才的努力

  和小月一样,薄鹏华也是2015年面向全国公开招聘的105名海东市政府雇员之一。他是河南安阳人,毕业后在河南一家企业做行政工作。2015年,一条招聘政府雇员的信息吸引了他的注意。在经历了严格的笔试、面试和体检之后,他成为了海东市人社局的一员,主要负责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业务工作。

  当记者在海东市人社局服务大厅内见到薄鹏华时,他正在耐心地为服务对象解答申报新增参保人员信息的流程。“我在大学期间所学专业就是劳动与社会保障,这个职位提供的平台与自己的专业很吻合,两年多的工作时间让我觉得个人能力也在不断地提升。目前来说,我还是比较满意这份工作的。”薄鹏华说。

  “政府雇员的出现,对现有公务员队伍形成了一种补充,用这种灵活的方式吸引了体制外的高技术人才,能增强政府效能,也打破了官本位与公务员终身制。”张孝安说。此外,海东市政府雇员招聘的起点是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作为公务员队伍的补充,引进政府雇员是缓解人少事多状况的最好办法。拿薄鹏华来说,因为是根据专业需求招聘的专业人才,从上岗到掌握具体工作仅仅用了三个月,而且越做越好。这说明,他充分利用了自身具有的专业优势促进了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

  按照2015年印发的《海东市推行政府雇员制度的实施意见》,海东市政府雇员按工作性质分为辅助管理类和专业技术类。管理类主要指聘用于行政机关的管理性工作岗位的人员;专业技术类主要指聘用于事业单位的专业性、技术性工作岗位的人员。招聘的政府雇员试用期为3个月,考核合格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与聘用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一般为3年。合同期满后,聘用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及雇员的现实表现提出续聘意见,并按程序报批。

  为了充分发挥“鲶鱼”效应,留住人才,加强政府雇员的考核和管理,海东市还制定出台了《海东市政府雇员考核管理办法(试行)》,政府雇员可与事业单位在编人员执行同等的职称评审政策。

  小月告诉记者,自己在政府雇员的岗位工作内容,和其他同岗位同事没有差别,待遇方面除不缴纳职业年金外,其它也基本相同。“我的家人朋友对政府雇员身份也表示认同,因为我感觉除了编制外,各项福利待遇跟公务员基本一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小月说。

  据市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海东市政府雇员在受聘期间,薪酬按不同岗位参照市直机关同等条件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确定;享受与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同等的住房公积金、取暖费、考核奖等补助和奖金;享受同等人员的各类假期等福利待遇;在聘用期内由聘用单位按规定办理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并按规定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

  任重道远的探索

  记者采访中发现,两年来,随着海东市政府雇员数量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中累积的问题也在不断增多,因薪酬待遇和晋升渠道等问题,雇员队伍稳定性较差,流动性大。特别是部分学历层次较高的年轻雇员,将雇员作为临时性或过渡性工作,基本上“逢招必考”。

  对此,薄鹏华也有感触,他说:“目前,人员流动性大是政府雇员制度存在的最大问题。2015年,和我一批考进人社局的政府雇员有7个,这两年都陆续离职,目前只剩下我和另外一个同事了。”

  按照市人社局的调查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4月底,由于参加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已有24人先后离职。

  三年的工作期限很快就要到了,薄鹏华表示要继续留在原有岗位上。“虽然没有晋升机会,但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在这个岗位上锻炼自己。”薄鹏华说,希望海东市能出台相关地方优惠政策,比如在服务期满一定时限内,政府雇员在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考时,可享受一定的优先权,同时希望政府能解决政府雇员的公租房问题,让雇员安下心来工作,这样政府雇员制才能‘走得更远’。

  小月也认为,选择政府雇员对刚毕业不久的她来说,最大的吸引力是待遇,但目前的“高薪”是以没有提拔机会和不稳定为代价的,不像体制内的公务员有一个不断升迁的机会。而雇员制是按合同来的,感觉没有出口,如果有考试机会,她还是愿意报名去尝试。

  对此,张孝安表示,政府雇员制度需要更加细致、完善的制度保障,今后还需要学习各地的先进做法,不断探索,形成完善的制度,从晋升渠道、待遇完善等方面寻找突破口,这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政府雇员制问题的核心还在于现行制度的改革。目前,《公务员法》中没有把‘雇员制’写进去,而是提出实行‘聘任制’。所以,现行的政府雇员制与《公务员法》怎么接轨,将是一个在国家层面亟须探索完善的重要问题。”张孝安说。

  为了提高政府雇员适应机关工作和岗位需求的能力,掌握机关单位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今年5月,海东市人社局组织开展了2016年市直单位新招聘政府雇员岗前培训工作,帮助新入职的人员找准定位,发挥自身优势,熟悉和适应工作角色,尽快融入机关工作。

  政府雇员制度的问题毋庸置疑,对于该制度未来的发展,很多人还是充满了希望:在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探索实行契约化管理的政府雇员制度,不仅会着力推进全市人事制度改革和规范用人管理,更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府多元化用人机制,促进海东市人才智力引进工作。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