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在催人奋进的伟大时代进行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决定了我们更加需要建设一支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更加需要培养一批堪当大任、能做大事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多作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央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为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不断成长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深刻认识培养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的重要意义
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是人类社会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知识变革者和思想先导者,是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先锋力量,其思想水平往往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和文明素养,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无论是回首西方历史进程,还是徜徉中华文明长河,我们总会从中看到一大批具有卓越才华和超凡智慧的文化和思想大家作出的重大贡献。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当今世界国家综合国力之竞争说到底是人才之竞争,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之较量说到底是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之较量。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促进人才成长的政策措施,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广大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人民的骄傲,为我们的事业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撑、创新支撑。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是保障,也是关键。但是,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总的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还处于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状况”。这一判断很准确,一方面我们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人才济济,但另一方面,“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的优秀人才相对匮乏。创新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这正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可以大有作为的黄金时代。关心好、培养好、使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