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来禅城实习的补助提高到每月2500元,博士来禅城实习的补助提高到每月4000元;高层次人才持“金禅卡”每年可以享受一次免费体检、子女入学自主选校等优待;获得“通济科技奖”的团队最高一次性可以奖励10 0万元。昨日,《禅城区争创创新人才集聚示范区工作意见》(下简称“意见”)正式对外发布,禅城推出10条人才政策(下简人才“禅十条”),条条是“干货”,可谓史上最拼,目标是打造具有禅城特色的创新人才示范区。
“非在编”也可获奖励
设“工匠”工作室
跟以往相比,人才“禅十条”扩大了政策的覆盖面。禅城区人社局副局长曾雄锋介绍,过去禅城引才的对象主要集中在产业领域,产业人才依然是人才工作的重点,但引才育才工作不应局限在产业领域。意见针对禅城产业发展发展需求,出台创新驱动领军人才(创业领军人才、重点创业团队、创新领军人才、领军孵化人才)的扶持办法,同时也提出对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和社会工作等领域的非公单位(机构)、民办非企业单位及相关行业、领域中的优秀人才给予政策扶持。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明确提出,“非在编”的优秀人才也可以享受相关政策扶持。为此,禅城将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在实行和优化“专家评审制”的同时,以用人主体认可、业内认同和业绩薪酬为导向,创新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强调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
“我们过去评价人才的方式比较机械,基本上是看学历、看职称、看证书,导致有些人才不能享受到相关的政策,今后将把人才评价的权利更多下放给企业,采取政府、企业、第三方中介机构综合评价的方式,只要是能为禅城的经济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都可以算是人才。”禅城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一些无学历、无职称但是业绩突出的人才,以及偏才怪才,将以“不唯学历、不唯年龄,只唯才”的原则,采用社会评价与市场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以实绩论英雄,不拘一格降人才。
人才“禅十条”还专门提出,推进“禅城大工匠”工程建设,鼓励建立“工匠”工作室,扶持一批技艺精湛、有绝技绝活的高技能人才,发挥在技术攻关、技术创新、技艺传授和实现绝技绝活代际传承,传承和弘扬“工匠”文化。对新建“工匠”工作室,一次性给予5万元奖励补助。
创办禅商学院
培育企业家
在人才培育上,意见提出,强化政府引导,立足产业需求,建立社会化机构承办营机制,搭建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交流互动平台。其中,加快创办禅商学院,由区财政每年划拨100万扶持资金,连续扶持三年。依托禅商学院,禅城将与国内外知名商学院合作,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授课,实施四项人才提升工程。
据介绍,这四项工程分别是企业家提升工程、“创二代”提升工程、科技领军人才提升工程和电商人才提升工程。其中,企业家提升工程将建立企业管理精英,组织区内企业家赴海内外研修培训;“创二代”提升工程将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培训机构的合作,开展立足禅城本土企业“创二代”接班需要的精英课程培训;科技领军人才提升工程则将建立企业科研精英,遴选一批具有科研实力和创新带动能力的科技研发人员,组织到海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研修培训,进行重点扶持培养;电商人才提升工程则是立足禅城电商产业发展实际,开展电子商务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创业培训,着力培育电子商务创业带头人。
设多项系列奖
多种奖励经费翻倍
意见提出,禅城将开展“通济科技奖”、“金禅系列奖”优秀科研团队、“双创”领军人才评选活动。“通济科技奖”是对禅城优秀科研或技术管理团队设立的奖,给予每个获奖团队100万元的奖励资金。“金禅系列奖”是对禅城从事科研和管理的优秀人才设立的奖项,包括“金禅玉兰奖”、“金禅木棉奖”和“金禅梧桐奖”,分别给予每个获奖人5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奖励资金。
同时,禅城也将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大政府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资金投入和经费扶持标准。根据意见,博士科研工作站启动经费由原来的40万元提高到80万元,分站、创新实践基地由原来20万元提高到40万元,博士后工资外由原来每月3500提高到5000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启动经费提高到80万,加上市里的20万,也就是说可以获得100万的启动经费,这个支持力度在全国来说都有竞争力。”曾雄锋介绍。
编辑:欧阳云蔚
链接:http://www.oeeee.com/html/201705/11/471075.html
来源:南方都市报
更多有情调、有情趣、有情况的自媒体资讯,点击下载南方都市报客户端体验http://corp.oeeee.com/nd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