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开展线上线下同步揽才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5-10

  在市人才办的办公室内,李炳呈和同事们早已开始忙碌起来。“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闭幕后,围绕大会报告提出的 新人才观 ,我市将出台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人才政策,我们现在就是在忙这个。”李炳呈是龙泉驿区人才办产业人才开发科科长,从事人才工作已经4年时间,期间,他多次被抽调到省上和市上参与人才工作,可以算是人才工作的老手了。半个月前,他被抽调到市人才办参与相关工作。

  4年的工作中,他见证了成都人才工作的发展进步,“人才工作在很早以前被称为组织工作 三驾马车 中的 偏三轮 ,但现在我市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把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把人才工作放在全市中心大局来谋划和推动,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全市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李炳呈说,在他看来,我市人才工作的载体和抓手明显增多,人才发展的对外推介意识明显加强。“有件事情印象特别深,我们在首都机场的国际到达口包下了一块广告牌,用来推介成都的人才政策。同时,在其他一些车站、机场等地,我们也进行了大力宣传,可以说,成都人才工作的推介意识非常强。”

  李炳呈表示,近年来,我市还瞄准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精尖缺”人才,运用“互联网+”思维,实施“黄金眼”战略开发运用“高端人才全球搜索系统”开展线上线下同步揽才。同时,拓展招才引智平台,持续举办“创交会”“海创荟”系列活动。“特别是2016年开始,我市又成功举办 创业天府行动计划——深圳行、上海行、美国行 等赴外招才引智活动,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另一个让李炳呈印象深刻的是我市在人才工作组织机构上的创新,我市成立了人才发展中心和人才发展促进会,在人才办的指导下实现三级联动,其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发展路径更加完善。“还有就是去年2月,我市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 创业天府 行动计划加快打造西部人才核心聚集区的若干政策》,也就是 成都人才新政十条 。这也让全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大幅提升、引才新政推陈出新、育才方式不断更新,全球高端人才纷沓而至,成都人才工作成功进阶全国第一方阵。同时,今年新年伊始,我市人才工作又抛出另一重磅消息,出台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也就是 成都人才36条 。连续两年,市委、市政府以 一号文件 出台 人才新政 ,充分展现了成都择全球英才而用之的坚定决心、海纳百川的城市气质和大刀阔斧的改革力度。”在李炳呈看来,我市人才工作蒸蒸日上,正走在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上,必将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构筑国际化人才高地

  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 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坚强智力支撑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强市是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强市,必须讲规律、接地气、重效果,做到聚焦聚力、精准施策。”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壮阔征程的开启,我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广开进贤之路、更加需要广纳天下英才。实现这一系列宏伟目标,关键是要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并具备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作风、专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该负责人表示,从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看,我们只有广聚天下英才,才能实现建设创新驱动先导城市、城乡统筹示范城市、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现代化国际城市、和谐宜居生活城市的“五个城市”发展目标,才能不断增强西部经济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交通通信枢纽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构筑国际化人才高地,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人才竞争这个关键,通过牢固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全面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充分释放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以更大的力度、更优的制度、更宽的气度推动我市人才事业创新发展,在国际人才竞争中抢占先机。急切需要建立具有 引爆效应 的综合性人才发展政策体系,激发人才发展链式效应,聚力创新发展,才能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坚强智力支撑。”

  与此同时,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强市,必须讲规律、接地气、重效果,做到聚焦聚力、精准施策。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