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今日在成都金牛宾馆召开,来自统战部、工商联和各商会、民营企业代表济济一堂,共同回顾总结过去的五年。五年来,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日益壮大,影响力不断提升;五年来,民营经济快速发展,顶起了成都经济的半边天;五年来,全市工商联系统高扬党旗引航程,全心全意助推民营经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五年来,帮助470多家企业融资160.68亿元,办理会员及民营企业各类维权投诉2000余件,提供法律法规和相关咨询服务约4100余次……截止2016年底,共成立直属商会121家,全市工商联组织共有会员6.2万余家……这一串串铿锵有力的数据,诉说着五年来的工作成就。回顾过去的五年,全市工商联组织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工商联和市委统战部的指导下,凝神聚力,开拓创新,团结引领,为促进“两个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工商联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道路上,成都民营经济正在积蓄力量,努力实现新的突破。
创新服务
成都的“两个健康”发展受到国家关注
“坚定不移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民营经济作用,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消除各种隐形壁垒,在融资服务、财税政策等方面一视同仁,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让成都成为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论述言犹在耳、振奋人心。
同样,在成都市工商联的工作版图里,对于民营经济人士和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关注,放在了高度重视的核心层面。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坚持“两个健康”,秉承着这一工作主题,成都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结合多重主题创新形式,创新服务,先后组织了报告会50余场,参与2万人次,编发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主题教育活动暨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资料3万份,确定了140余个非公有制企业主题教育活动联系点。
据成都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五年来,成都市工商联积极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组织优秀民营企业家连续开展“向党说说心里话”活动,受到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的充分肯定。同时,在直属商会、会员企业中建立的非公企业党建示范点,也培育和打造出一批特色亮点鲜明、文化气息浓厚、示范带动作用较强的党建特色品牌,激发了企业活力,涌现出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事例。
民营经济纵横商海需要不断的学习,只有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企业才能与时代、与对手保持同步,也才可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基于此,成都依托国家行政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西南财经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和市委党校、上海浦东学院等教学资源,促使我市广大民营企业投身到“创新创业”“转型升级”“一带一路”等伟大战略实践中去。近年来,成都市工商联先后组织成都民营企业家赴北京中关村、上海自贸区、深圳前海合作区、苏州中新工业园区、武汉东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发达地区“取经”,通过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帮助企业家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更新观念。这一教育培训模式,在全国工商联系统树立了一张响亮的名片。
成都市新兴粮油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敏杰是一名年轻的民营企业家学员,在2016年参与培训和“走出去”学习的企业家中,他认为“经历”有经历的人,是他最大的收获。无论是一起参加培训的学员同学,还是对接联系的武汉方面企业家,他们的经验、经历,是作为“守业”的年轻民营企业家特别看重的宝贵财富。
在汉口北商贸区参观考察以及与当地企业的交流对接过程中,成都庄园文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海帆受到极大的震撼。身处其中,他深刻感受到政府营造的成长土壤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他看来,成都市工商联组织的“理论加实地交流”学习针对性强又接地气,“最大的收获是思路加观念的转变!”他认为,针对未来市场,民营企业需要因“企”制宜,找到发展方向和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