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重庆时,要求重庆完善开放平台,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为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有效落实习总书记视察重庆讲话精神,重庆金融业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结合重庆处于“一带一路”大通道联接点的地理优势和经济发展实际,坚持“突出特色,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发展思路,趟出了一条区域金融业开放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度融合,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新路子。
“四坚持”“四协同”并举 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有序推进
坚持突出特色,促进金融结算与产业转型协同发展。重庆地处内陆,金融业在机构总部数量、金融市场发达程度等方面,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城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对此,重庆重构金融业发展思路,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立足金融与实体产业相互融合的发展思路,根据跨国公司产业链结算流程和特点,以发展离岸金融结算为突破口,通过争取到国家离岸金融试点城市资格,促使惠普亚太结算中心落户重庆。与此同时,通过创新加工贸易模式,变“两头在外”为“一头在外,一头在内”,双双带动宏碁、华硕等4家国际品牌商在渝建立制造基地以及富士康、英业达、广达等6家跨国代工巨头和800多家配套企业纷纷落地重庆,形成“5+6+800”的产业集群,推动重庆成为全球最大的“笔电”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一跃成为全市最大的支柱产业,每年为重庆带来上千亿美元的加工贸易结算量。
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了跨国公司对跨境人民币结算、跨国公司本外币资金集中运营、加工贸易离岸金融结算等需求。与此同时,产业升级换代也加快了相关消费需求和贸易的发展。为此,重庆结合互联网金融思路,在全国首创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第三方认证模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国际金融结算,极大地提升了区域内金融业综合实力和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重点突破,促进跨境投融资与“渝新欧”国际大通道建设协同推进。针对欧洲是重庆电子信息产品重要出口目的地,而重庆到欧洲最便捷的运输路线就是“重庆—新疆—中亚—东欧—西欧”陆路通道的现实,重庆金融业以打通“渝新欧”国际铁路物流大通道为突破口,发挥金融对跨国铁路物流设施和港口建设的资金融通作用,推动“渝新欧”国际铁路延伸至长江沿岸,打造了国内内河最大的“铁公水”联运港口——果园港,实现了“渝新欧”国际铁路与长江黄金水道无缝连接。以“渝新欧”班列运行为例,2011年至2016年,“渝新欧”累计开行910班列,货值超120亿美元,分别占全国中欧铁路班运的45%、85%,均居全国第一。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渝新欧”跨境贸易融资,实施融资贴息和保险费用贴息,便利企业通过跨境担保方式获得境内外融资,吸引众多跨国公司落户重庆,不断扩大重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贸易交流。
坚持以点带面,助推国际大通道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重庆通过打造“渝新欧”国际大通道助推汽车和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崛起壮大的同时,又进一步以供应链金融、专属产业融资、物流金融等产品为切入点,带动了再生资源、仓储物流等其他产业的发展,丰富了重庆产业结构。比如,重庆利用“渝新欧”国际大通道从欧洲进口废旧有色金属、废机电等再生资源,进行了环保拆解处置和循环再制造,打造再生资源产业,年处理废旧物品100万吨以上,实现收入超100亿元。同时,重庆积极发挥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集聚和辐射作用,利用“渝新欧”国际大通道与长江经济带衔接的优势,发挥金融要素交易市场作用,推动跨区域经贸发展,累计交易额已突破2万亿元。例如,2016年6月,重庆成立咖啡交易中心,积极推动云南咖啡、东盟咖啡等资源整合到重庆,并通过“滇越”内陆铁路与“渝新欧”铁路链接走向欧洲,仅半年就完成交易36.4亿元,实现跨境运输15万吨左右。
坚持全面推进,助力“一带一路”与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协同发展。重庆在国家经济、金融改革战略中的地位历来非常重要。2007年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先后14次对其经济改革发展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在金融助力“渝新欧”国际大通道建设,推动重庆产业发展成功转型后,重庆又获批中新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打通了“21世纪上海丝绸之路”的南下通道,为重庆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赢得了历史机遇。为高质量对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先后争取到企业赴新加坡发行人民币债券、股权投资基金人民币对外投资、外债宏观审慎管理试点、探索跨境债权转让改革等9项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和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推动成立了总规模1000亿元的中新互连互通股权投资基金,6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和新加坡普洛斯公司在重庆设立区域性或全国性融资决算中心。随着中新(重庆)项目的深入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与长江经济带“Y”字形大通道在渝全面联接。2017年,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重庆金融业将进一步从跨境金融结算、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等方面推动全市经济发展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为全国区域金融改革创新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