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从全面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机制看“用人之道”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4-18

  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改革人才培养使用机制。改革人才培养使用机制,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核心部分,是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必由之路。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要加大改革落实工作力度,把《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落到实处,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做好团结、引领、服务工作,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激励广大人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聪明才智。深化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有利于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政策法律体系和社会环境,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提供施展才华、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要坚持党管人才。要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要坚持市场导向。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健全市场化、社会化的人才管理服务体系,破除人才流动障碍,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让人才放开手脚尽情发挥聪明才智,在竞争中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要创新培养模式。要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探索并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一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加强领军人才、核心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形成科研人才和科研辅助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合理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要尽力健全制度。要制定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意见,改进完善院士制度,注重院士称号精神激励作用,规范院士学术兼职,加大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力度,组织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观念,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和资助力度。加强产学研合作,重视企业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培养,推动科技人才向企业集聚。发展创新文化,倡导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宽容失败、团结协作的创新精神,营造科学民主、学术自由、严谨求实、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建立健全科研诚信体系,从严治理学术不端行为。

  “得人才则兴,失人才则衰”。“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才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第一战略资源,发挥党和政府宏观调控与行政干预的“有形之手”和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无形之手”,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之举。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