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看!淄博经济运行环境逐渐回暖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4-18

  近日,淄博市统计局发布淄博市2016年经济运行情况。记者了解到,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持续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一个定位、三个着力”总体要求和“十个新突破”工作重点,以“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为抓手,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市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结构优化”的良好态势,经济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新动能加速集聚,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主要领域平稳较快发展,经济运行稳定性增强

  2016年以来,伴随各项调控政策落实到位,淄博市经济运行环境逐渐回暖。

  居民消费价格保持温和上涨,全年增长2.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结束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深度通缩状态,月度同比已连续数月恢复正增长。

  先行指标趋势向好,全市货运周转量增长3.3%,增幅较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0.2%,增幅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社会就业总体稳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9.0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实现了年度控制目标。

  从产业上看,农业生产平稳,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4%,增速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受播种面积减少影响,全年粮食总产166.37万吨,比上年下降3.8%。工业生产稳中有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年增长7.4%,增速高于全省水平0.6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稳中向好,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增速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从三大需求看,投资稳中有进,全年增长13.4%,增速较年初提高2.9个百分点。消费增长稳定,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出口降幅收窄,全年下降3.5%,降幅较年初收窄14.7个百分点。

  整体看,全市宏观经济保持了中高速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12.01亿元,比上年增长7.7%,增幅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深化供给侧改革,增强供给与需求匹配性

  过剩产能化解和市场出清进程加快。全市120万吨生铁和170万吨粗钢的年度产能压减任务已提前完成,分别占到全省任务总量的44%和63%;7处化解产能煤矿井口已封闭,生产许可证已注销;组织实施148个重点技改项目,淘汰了近600家低重差企业。

  去库存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2.1%,去化周期从年初的25个月降至约17个月,其中住宅去化周期从年初的20个月降至约12个月,处于11—14个月的最佳供需平衡区间。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加快。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产成品周转天数比上年分别缩短0.1天和0.4天。

  社会融资规模不断扩大,有效提高了企业的去杠杆水平。全年全社会融资规模达304.79亿元,同比多增34.57亿元。受益于基金直投等政策支持,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总数达1811家,其中年内新增1200家,为前5年挂牌企业总数的2倍;实现直接融资148.95亿元,是上年的2.3倍。规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49.7%,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

  减税降费得到积极落实,工业企业运营成本相对降低。全面落实“营改增”等减税降费措施,兑现企业奖励扶持资金13.9亿元,累计减轻企业负担近28亿元。全市人民币各项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29.97个基点,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成本、“三项期间费用”增速分别低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0.4个和3.9个百分点。

  补短板有序推进,7.95万市定标准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淄博市加大多元投入,集中策划实施了一批重大民生工程。全市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水利管理业投资分别增长49.4%、141.5%和71.4%,分别快于全部投资增速36个、128.1个和58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用于住房保障、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教育等民生领域支出较快增长,全年分别增长84.1%、16.1%和10.5%。

  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增强新经济支撑力

  从产业结构看,全市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3.5:54.0:42.5调整为3.4:52.5:44.1,服务业占比较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从产业内部结构看,先进制造业加速引领工业向中高端迈进。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3.0%,比年初提高1.2个百分点;装备工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1.7%,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较上年下降0.61个百分点,大幅超过降低0.1个百分点的省定目标。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