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相关高新区与中关村创新合作交流会暨佛山高新区“互联网+智能制造”中关村创新资源对接会在佛山高新区举行。
继粤桂黔三省(区)13个城市在佛山举行联席会议和投资洽谈会后,沿线5个高新区聚首一堂,探索跨区域创新资源共享。佛山高新区携手北京长城所邀请了来自中关村的13个创新资源机构分别与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相关高新区、佛山高新区本地协会及企业进行对接交流。
会上,佛山国家高新区与贵阳国家高新区、南宁国家高新区、柳州国家高新区、肇庆国家高新区共同签署了《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相关高新区合作宣言》。佛山市政府副秘书长曾祥钳表示,通过探索建立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发挥不同区域高新区阶梯式发展的特点、加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相关高新区协同创新、共同发展。
率先探索高新区跨区域创新资源共享
两条高铁架起三地情缘。时间倒回至2014年12月16日,贵广、南广高铁正式开通,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应运而生。两年多来,粤桂黔先后签署了《贵广、南广高铁沿线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粤桂黔十三市(州)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粤桂黔高铁经济带行动计划》等,三省(区)正式开启了互利共赢、协同创新的区域经济合作新局面。
在此背景下,佛山高新区牵头举行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相关高新区与中关村创新合作交流会暨佛山高新区“互联网+智能制造”中关村创新资源对接会,携手粤桂黔三省(区)、13市(州),持续为“开放、合作、共赢”的高铁经济建设探路。
“非常赞赏佛山高新区牵头粤桂黔沿线5家高新区开展深度合作。”火炬中心副主任安道昌说,粤桂黔沿线5家高新区能为国家高新区跨区域合作探索较为成功的路径,起到示范作用。
此次探索就是以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相关高新区为突破口,通过与中关村创新服务机构等创新资源的对接,加强粤桂黔高铁经济带跨区域合作,做实交流平台,促进粤桂黔地区在技术、人才、数据等创新资源的共享,努力发挥好国家高新区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为粤桂黔等地高新区探索区域合作、特色园区建设等方面经验。
“这不是简单的产业转移,而是共同探讨和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对于高新区的跨区域合作,安道昌认为,跨区域合作要加强高端资源的链接。比如中关村是互联网创新和服务的高地,在“互联网+智能制造”、推动互联网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跨界融合创新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安道昌认为,高新区间的跨区域合作要以政府引导为主,为市场主体和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保驾护航;要采取市场机制,通过市场推动服务机构、企业参与其中;高新区间的合作要建立比较大的发展平台,开展创新对接,从整体上建立有效常态化的协同机制。
五大高新区盼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高新区的跨区域合作得到了粤桂黔沿线高新区的支持。“我们积极支持相应跨区域合作,这在国内也是率先尝试的模式。”南宁国家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常务副局长谢宏斌说,此举可以避免同质化竞争,区域之间进行优势互补。希望通过此次交流会,获取更多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信息。
纵观全国范围内,国家高新区的跨区域合作是新经济常态下高新区避免同质化竞争的重要手段,这种跨区域合作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开放创新的重要基础,也是可能激发跨界创新,产生新业态和新增长点的重要方式。
“贵阳高新区这几年聚焦发展,希望以此促进本地产业发展,带动经济效益提升。”贵阳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宇说,在加强区域吸引力上,希望能和佛山高新区等沿海高新区共同推进合作项目,打通资源,在项目合作过程中促进人才交互。
在交流会上,沿线高新区的负责人也纷纷表态,希望能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等方面加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