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外向型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4-14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特别是广西“三大定位”作用的日益凸显,“双核驱动、三区统筹”的持续发力,南宁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设立综合保税区,既能立足当地,又可放眼全区、全国甚至全球,掀开我市对外开放特别是综合保税区建设发展的新篇章,南宁恰逢其时。如今,南宁综保区的封关运营,将为我市加快推动“南宁渠道”升级,不断提升开放合作水平提供难得的机遇,南宁外向型经济也将插上腾飞的翅膀。

  综保区助推外向型经济发展

  南宁综合保税区位于南宁市南面,五象新区西南端,国务院批复规划面积2.37平方公里,配套规划面积共8平方公里,分两期进行开发建设。一期包括保税物流区、出口加工区、监管作业区3个功能区;二期功能设计以保税物流用地为主。

  作为南宁市首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南宁综保区重点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贸易展示三大产业。邕州海关关长龙涛介绍,南宁综保区主要有加工贸易、邮政快件等企业入驻,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也被纳入南宁综保区。“邮政快件和跨境电商综合平台的入驻,也是全国范围内的一个创新。”龙涛表示,该平台投入运行后,南宁市的跨境电商行业将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综保区完善线下通道后,物流成本会降低,市民进行跨境电商采购时,价格就会有优势。这就是它的意义所在。”龙涛说。

  另一方面,南宁综保区封关运营后,将对全市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对外经济水平,深化中国与东盟经贸及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推动“南宁渠道”升级,实现自治区“四维支撑、四沿联动”的开放合作布局贡献力量。龙涛说,南宁综保区的封关运营,使得整个广西的保税物流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届时,南宁市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将具备一个更新的平台,使对外贸易的形式更加丰富,企业的选择面也将更大。

  “南宁速度”托起综保区建设

  综合保税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综合保税区需要建设通关服务中心、卡口、验货场地、监管仓库、隔离围网、巡逻通道和信息化系统等基础设施……系统而庞大的工程,对南宁综保区的建设提出了挑战。

  为此,市委、市政府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要求,以南宁高新区作为建设、管理主体推进申报建设工作,同时在市级层面成立筹建工作领导小组,抓紧统筹各项工作。这使得“南宁速度”再次提速:2015年9月30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南宁综保区;2016年10月18日,南宁综保区通过正式验收;2017年4月13日,南宁综保区正式封关运营……不到3年时间,南宁综保区呈现在市民眼前。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