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推“宁波标准”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4-07

  企业界有句名言,“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定标准”,有标准话语权的企业,无疑就是金字塔顶端的明珠。

  在“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的推进中,宁波就做一件大事,要花大力气培育出更多的“明珠”。根据近日发布的《宁波市标准化战略“十三五”发展规划》,到2020年,宁波将力争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10项,为主制修订国家、行业(团体)标准150项,“浙江制造”标准100项。围绕这些目标,一大波政策措施也将推行。

  迈不过标准这道坎

  宁波企业一年损失10多亿美元

  先来说说,宁波为什么对标准这件事这么上心。

  众所周知,宁波是外向型城市,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从事与外贸相关的工作。

  正如蝴蝶效应所描述,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与国际市场存在千丝万缕联系的宁波经济,也会因为大海另一头国家一项小小的政策变化,引发巨大的经济海啸。

  技术性贸易壁垒,就是这几年外贸企业越来越频繁面对的那只“蝴蝶”。

  近日,宁波检验检疫局就启动了2016年度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调查。这是该局第12次承担全国调查任务,也是第10次独立开展宁波区域的全面影响调查。除全国调查任务涉及的156家宁波企业外,宁波区域调查还抽取企业样本555家,涵盖了农食产品、机电仪器、化矿金属、纺织鞋帽、橡塑皮革、玩具钟表和木材纸张非金属等七大出口行业。

  去年,这一调查结果难言乐观。2015年,宁波地区有56.6%的出口企业不同程度地遭受了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处在历史高位。宁波出口企业受影响率已连续7年超过50%,并显著高于各期全国平均水平。

  技术型贸易措施带来的损失有多大?据测算,宁波全市出口企业2015年因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蒙受的直接损失总额达11.53亿美元,占宁波外贸出口额的1.15%,新增成本5.46亿美元,占宁波外贸出口额的0.54%。

  而且,在逆全球化的风潮下,这种技术型贸易措施大有越演越烈的趋势,从欧美市场向一些新兴市场蔓延。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