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支持企业拓宽“走出去”通道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4-07

  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要在境外进行融资,之前需要大费周章。随着自贸区的落地,重庆的企业将迎来重大利好。市金融办曹子玮副主任告诉记者,在制度创新方面,形成了新荣创新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是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和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内容实、改革创新力度大,对扩大重庆金融对外开放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而言,具有重要意义。金融政策惠及内陆加工贸易、跨境电子商务等行业

  据市金融办人士介绍,重庆自贸区的金融制度涵盖跨境金融结算服务、跨境人民币业务、跨境投融资便利化、跨境金融服务功能、金融风险防控体系等5个方面。对于重庆的企业来说,通过降低跨国公司本外币资金集中运营管理门槛、支付机构跨境外汇支付业务试点等一系列结算收支便利化措施,带动我市内陆加工贸易、转口贸易、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贸易等发展。通过开展跨境人民币双向融资、境外上市、发行债券及标准化金融证券等政策探索,帮助重庆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引入海外低成本资金。另外,通过境内外证券市场双向投资、扩大境外人民币境内投资金融产品范围、设立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等政策,打通境内外投资渠道,在加大引入境外企业投资的同时,支持重庆企业拓宽“走出去”通道。开展投贷联动试点等,发展科技金融,推动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通过自贸区金融机构的通力合作,结合重庆实际,提高金融工具创新和运用水平,着力增加金融有效供给加大金融对转方式调结构的支持力度。”曹子玮说。重庆金融机构迎来创新时期,助力完善重庆金融体系

  “自贸区开创金融机构发展新空间。”市金融办曹子玮副主任说。通过支持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境外资本在自贸试验区内发起和参与设立金融机构,进一步丰富、完善我市金融机构体系,推动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建设。对金融机构来说,通过授予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多业务自主权,探索发行大额存单、向境外销售理财产品、跨境担保等业务创新,提升跨境融资服务能力。同时,通过允许证券经营机构在自贸区设立分支机构或专业子公司、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展外汇即期、衍生品交易,完善资本市场服务功能。对于保险行业来说,过支持设立内外资再保险、外资健康保险、国际多式联运物流专业保险等机构、开展巨灾保险服务创新等,提升保险服务功能,推动保险创新试验区建设。此外,通过自贸区内基金参与香港基金产品互认、人民币基金区域性净头寸总规模约束管理试点等政策探索,提升基金业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对接互通能力。通过允许租赁公司设立境外账户、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收取外币租金等政策探索,增强租赁公司境内外业务拓展能力。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