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提升实体经济竞争力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4-07

  记者昨天从省经信委获悉,2016年以来,我省把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大力推进智造创新,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我省将着力提升江苏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发布实施江苏省智能制造工程三年推进方案,编制实施2017年江苏智造工作方案;分行业推进示范智能车间建设;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进一步加大对示范智能车间建设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智能化改造投入。

  典型引路,开展行业试点示范

  我省运用典型引路,培植鲜活案例,以点带面引导全省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据了解,目前,全省已累计创建309个省级示范智能车间,覆盖了省内主要行业,车间自动化、智能化装备比重达83%,智能装备联网率达86%。

  经过智能化改造,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大幅提高,资源能源消耗、人力资源成本持续下降,绿色安全生产持续推进,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据抽样统计,80%的智能车间建成后劳动生产率提高10%以上,30%的智能车间建成后能耗降低20%以上、污染物排放削减10%以上。

  我省积极开展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4个项目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9个项目获得国家智能制造专项支持,1个项目入选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全国性的医药、纺织、船舶等行业智能制造现场交流会先后在江苏召开。

  自主创新,智能装备发展加速

  江苏坚持创新驱动,突破关键技术,加快智能装备发展。通过实施工业强基工程,瞄准薄弱环节,制定江苏工业强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依托江阴兴澄特钢、无锡透平叶片、常州恒立油缸突破了高标准轴承钢、精密叶片、专用高压油缸等一批基础材料和核心部件。

  实施高端装备研制赶超工程,依托苏州明志科技、无锡富瑞德、南通四方冷链实现了精密铸造机器人智能砂芯生产装备、精密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在线测量装备、智能化速冻保鲜装备等智能装备国产化。依托南京二机床、徐工、苏州三基铸造积极承担国家高档数控机床、智能制造装备等重大专项。

  开展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质量攻关,依托南通振康、苏州绿的谐波突破了高精密RV减速器、谐波减速器等一批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累计认定776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组织实施100个首台(套)重大装备推广示范应用项目,创新开展首台(套)装备保险试点工作。

  模式创新,探路服务型制造

  通过发挥互联网作用,推进协同化、个性化、服务化发展,实现制造模式创新。我省出台了《关于推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工作意见》,并配合工信部在南京召开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现场会议,启动服务型制造万里行活动。

  此外,开展全省服务型制造示范推广工作,评选出120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和示范培育企业,评定10个服务型制造集聚基地。加强服务型制造网络学院建设,依托网络平台全年免费培训3000家企业。一批实施服务型制造的企业通过面向市场需求提供优质高效的“产品+服务”,实现从单纯生产加工向研发设计、品牌建设、管理服务等环节延伸,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