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2017年人才引进业务开始接受申报,一个令不少人感到欣喜的变化是,今年深圳专门为年轻化、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开启“绿灯”,符合一定年龄条件的中级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类的高级工和技师等,均可享受直接引进政策优惠。
这也是当前技能型人才短缺,各地积极“抢人”的一个缩影。昔日借助人口红利优势获得快速发展的中国制造业,如今在谋求加速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正遭遇技能技术人才不足的挑战,这在作为制造业大省的广东更有着直观的表现。
近日,广东省人社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供的一份资料更指出,根据2016年末的监测数据显示,广东省内企业对技能技术人员的需求占用工需求总数比重达18.2%,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这一需求也达到该省近年来的最高水平。
这种结构性“用工荒”显然有待解决。现实中,广东省内各市近年亦开始重视和有所行动。比如,东莞提出将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将开展定制化机器人(22.810, 0.25, 1.11%)应用技能型人才培训等;佛山则正加快推进广州大学城卫星城建设,欲借势“广佛同城”引进人才; 广州亦不断调整积分落户政策,向“技术能力”倾斜,尤其是高技能人才。
这场以技能技术人才培育和引进为核心的“竞赛”,能否重塑广东人才红利?
产业升级暴露人才供需失衡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企业对技能技术人员的需求逐步上升。”广东省人社厅在一份资料中说,2016年末企业技能技术人员占比上升0.2个百分点,同时企业对技能技术人员需求占用工需求总数比重达18.2%,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达到近年最高水平。
这种强烈的需求也直观反映在现实劳动力市场上。以制造业发达的佛山南海为例,该区春节后举办的一场制造业专场招聘会上,技能人才需求的占比超过50%。
不过,企业需求增加的同时却遭遇技能型人才招聘难的困扰。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研发现,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的背景下,诸多制造业企业难以招聘到足够的、符合要求的技术工人。同时,技术工人工资也水涨船高,近万乃至上万月薪已是常见“价码”。
“我们每周参加两场招聘会,但过完年到现在,技工还是没招够。”东莞市蓝创捷特佳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人曾建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当前该企业技工缺口约20%,“影响肯定很明显,比如原本几分钟就解决的问题,由于技术人员不够,就可能得花一两个小时”。
“复合型技能专才缺口较大。”佛山市另一制造业发达地区,顺德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统计发现,今年春节后该区企业用工缺口中专业技能人才约占四成,需求量同比上升6%,并呈现出由家电、机械等传统制造业,向机器人等先进制造业蔓延的趋势。
广东省人社厅的监测数据也反映出技工短缺的态势,2016年四季度广东人力资源市场的求人倍率(需求数与求职数之比,数字大于1说明人才供不应求)整体为1.07,其中技工为1.42,表明技工的需求矛盾相对更大,并且该比例对比前两年有所上升。
这种矛盾直接指向技能型人才供应上的不足和失衡。早前,广东省总工会副主席杨敏在一场网络访谈中曾表示,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正从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高科技产业转型,产业升级后劳动力的素质还跟不上转型的需求,就会出现招工难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