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市拟设立“招才局”,“确保5年留下百万大学生”, 是将留才的口号变成具体行动的重要举措,体现了武汉“求贤若渴”的真心。
武汉高校云集,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然而,纵观多年的创业就业情景,似乎“北上广”还是大学生热衷地方。虽然,近年,武汉加大人才工作重视力度,出台了诸如“黄鹤英才”、“城市合伙人”等人才政策,武汉人才有“回暖”的趋势。但这些政策较多倾向于高端海内外人才。有数据表明,真正经过我“大武汉”高校培养的大学生“留汉”率不高,着实可惜。此次拟设立“招才局”的“刻意”之举,体现了武汉的“敢为人先”,彰显了武汉的真抓实干。
留下人才需要“刻意人为”。 国家现在大力倡导“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发展战略,武汉正被提升到国家中心的重要地位,“大武汉”需要依靠人才这个“软环境”来不断增强城市的活力。“顺其自然”的口号已经不适应现实发展的趋势,留下人才需要政府部门牵头“刻意人为”,需要全社会参与和支持的“故意之举”。
“求贤若渴”需要真抓实干。部署“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陈一新提出“走进去”“走下去”“留下来”“干起来”四项具体举措。显得很有诚意,这给了在武汉读大学的“本土人才”了解武汉、留在武汉、进而爱上武汉的机会。设立“招才局”,进行虚拟机构实体运作,统筹人才管理职能,整合涉及人才工作相关职能,集聚各地引才优势资源,统一设立全市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实现人才项目资金“一个系统报、一套班子审、一个口子出”,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为留汉大学生真正汇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