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面对充满更多不确定性的世界经济,中国作用备受关注。
“新兴市场依然是支撑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贡献率超过70%,尤其是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将继续引领全球经济稳健前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张涛说。
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6.7%,增速虽比以前放缓,但依旧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之锚”。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说,过去也有一些国家取得像中国这样的成绩,但经济规模要比中国小得多。“中国经济能够保持将近7%的增速是非常了不起的。”
2017年,中国确定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的目标。从开年前两个月的经济数据看,经济延续了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向世界经济传递出更多信心。
论坛主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评价说,中国经济稳的因素不断积累,“L”型增长有望进入下半程,从“降速”阶段转向“提质”阶段。
不少与会嘉宾表示,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的世界经济环境下,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将成为全球经济穿越不确定性,走出“低增长困境”的重要力量。
“中国正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转型,将持续提升全球市场需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说,中国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和人力资本投资,将深化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国企业扩大对外投资,也将为投资对象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中国动力:
创新与变革引领世界经济转型
实现人机互动的智能机器人、支撑摩拜单车的智能云、具有高速巡航能力飞机的模型……论坛同步举行的创新前沿展上,多家国内外企业展现的创新技术,折射全球经济发展新动向。
在全球探寻走出经济低迷路径的背景下,中国的转型实践对自身及其他各国都具有重要意义,成为支撑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
“当前全球政治经济领域的不确定性是长期结构性失衡的结果,要穿越不确定性,不能靠孤立主义,也不能靠贸易战,根本之道在于深化结构改革。”王一鸣说。
需求不足是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重要因素,而需求潜力最大的市场在中国。
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2006年的消费额仅占全球消费总额的6.6%,但到2015年这一数字已经上升至15%。 2016年,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6%,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超过“半壁江山”。
“我们在中国的发展起步于三年前,去年销售已经实现翻番。”谈到在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特斯拉汽车公司全球总裁乔·麦克尼尔语气中充满自豪。
伴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正成为中国发展的“主旋律”,这得益于近年来中国创新投入的持续增加。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已达到2.08%。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17年中国要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包括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广聚天下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