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发挥科研和人才优势搭建服务地方经济立交桥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3-20

  站在星海湾向南遥望,海中一条“巨龙”蜿蜒,东起大连金沙滩东侧的金银山,跨越星海湾,在高新区登陆,星海湾跨海大桥已经成为我市“七纵七横”道路网中的重要一横,也是大连的一个新地标。该桥由大连理工大学桥隧研发基地张哲教授团队承担设计、实验、监控和后期检测的全部工作,首创国内桥梁史多项纪录。

  近年来,大连理工大学利用科研、人才及学科优势,发挥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创新的全面引领作用,助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为提升大连的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力智力支撑。该校校企合作委员会与大连市50余家重点企业建立了稳定务实的合作关系,涵盖了机械装备、船舶制造、石油化工等领域的重点企业,已成为大连地区影响力最大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之一,为大连市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015年,大连理工大学与大连长兴岛经济区管理委员会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在长兴岛综合产业区共建辽宁省精细化工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人才培训中心和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平台依托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学科及人才优势,联合辽宁省内优势科技力量进行建设,实现校企间资源有效整合与共享。

  针对大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大连理工大学充分发挥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校企合作基础,汇聚创新要素,加强现有的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等各类平台的建设,以服务大连市为中心,加强大连理工大学(松木岛)化工科技产业园、金普新区软件工程研究院、旅顺科技城等校外技术创新基地;推广校企合作创新模式,加强贯通“官、产、学、研、用”全链条的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多方面,多层次支撑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结合我市的产业结构,大连理工大学协助大连市政府做好大连市制造强市专家咨询委员会的组建工作,遴选具有较高学术水平,与企业具有一定合作基础的专家,推荐作为中国之制造2025大连计划的智库专家。经大连理工大学积极协同大连市内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最终,共推荐校内外专家54名(其中,大连理工大学30名),均被采纳。

  为充分发挥大连理工大学在机械制造等领域的优势,大连理工大学多次组织2015年和2016年辽宁科技创新重大专项的指南修订论证会,并实地深入大连市的相关企业走访调研,对企业提出的项目指南进行修改和指导,为辽宁省科技创新重大专项顺利完成提供了智力支持。在此过程中,促成了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连橡胶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获批一批辽宁省重大专项项目,获批财政支持近5000万元,为大连市乃至辽宁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