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创新金融人才培养机制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3-14

  住陕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霍学喜从发展角度分析,认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经济环境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因此我国金融人才培养体系也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必须注重培养具备通识知识、创新意识和互联网思维能力的创新人才。

  霍学喜委员说,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资本跨国流动的频率提高、规模扩大,国内外金融业务融合的深度持续加强,提高金融资本的国际资源整合能力,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经济治理水平的标志。基于互联网思维与设计的金融产品创新、金融商业模式创新,成为金融机构竞争的焦点。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发生次贷危机以来,构建财政与金融联动的金融监管机制,成为美国、英国等金融发达国家推动监管制度改革,提高监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举措。而我国金融市场运行过程面临监管体制改革相对滞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地方政府负债及实体经济体负债偏高,传统行业竞争力偏低等挑战。

  因此,创新金融监管体制,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有效管控系统性金融风险,成为中央政府关注的重要领域。霍学喜委员建议,培养金融领域的创新人才时应该着力明晰金融专业及学科定位,凸显人才培养特色和竞争优势;着力优化人才培养环境,培养金融人才的多元包容精神。着力改革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产学研紧密结合,培养金融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着力推进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拓展国际视野,培养一批金融领军人才。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