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在刚刚结束的宁波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开幕式中绘出——围绕早日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阵这一总要求,加快建设国际港口名城,努力打造东方文明之都。
此次党代会于2月24日开幕,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唐一军作报告,强调“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建设国际港口名城、打造东方文明之都,这是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要走的路。”
记者注意到,“建设国际港口名城、打造东方文明之都”贯穿整个报告,与之相关的十个关键词绘制宁波未来五年发展图景。
关键词一:创新型城市
报告称,宁波要着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一流的创新型城市,形成崇尚创新、鼓励创新的人文环境。举全市之力创建国家级梅山新区。积极创建浙东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推进创新大平台、创新大项目、创新大团队、创新大企业、创新大环境建设,打造国内一流的创新生态链。
关键词二:智能城市
报告称,过去五年,宁波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成为全国首批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中国机器人峰会永久落户宁波。未来五年,将着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打造一流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智能经济。抓住用好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这一重大机遇,编制实施智能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聚焦智能制造、智能港航、智能城市三大重点,构建智能技术、智能平台、智能网络、智能装备和产品、智能系统解决方案“五大支撑体系”,办好机器人峰会,加快建设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浙大机器人研究院,争创智能经济发展先行示范区。
关键词三:开放强市
报告称,港口是宁波最大的资源,开放是宁波最大的优势。要着力加快港口经济圈建设,打造一流的开放强市;要把港口资源和开放优势发挥到极致,使宁波成为国际交流合作的样板城市。全力支持宁波舟山港创新型发展,在更高层次上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统筹推进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加快打造海铁联运、江海联运等多式联运体系,建成全球一流的现代化枢纽港、航运服务基地、大宗商品储备交易加工基地和港口运营集团。
关键词四:宁波都市圈
报告称,要着力加快宁波都市圈建设,打造一流的城市品质。要积极争创国家中心城市,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气魄、更高的品位,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都市。顺应城市转型发展新趋势,构筑“一核两翼、两带三湾”多节点网络化的市域空间格局。推进余姚、慈溪和杭州湾新区“北翼”协同发展,打造都市区北部副中心。加快宁海、象山“南翼”统筹发展,打造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支持卫星城和中心镇建设,培育现代化小城市。
关键词五:“最多跑一次”
报告称,改革率先一步,发展才能领先一步,要着力加快全面深化改革,打造一流的制度环境。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四张清单一张网”,探索将审批中介服务逐步改为政府购买,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形成“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一次性办结”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