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互联网金融等新经济实现提高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3-01

  《北京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近日正式发布。公报显示,2016年北京经济结构继续优化,第三产业比重的年度数据首次超过8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互联网金融等新经济快速增长,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接近三分之一。“透过公报可以看到,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全市紧紧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了‘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相关负责人分析。

  服务性消费引领消费转型升级

  消费稳增长的作用进一步显现,服务性消费不断引领首都消费转型升级。据统计,2016年,全市实现服务性消费8921.1亿元,增长10.1%,增速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个百分点;占市场总消费的44.8%,对市场总消费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1%,成为带动本市消费增长的主要力量。

  互联网金融等新经济实现提高

  近年来,北京市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一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孕育成长,在部分领域已经成为重要的带动力量。

  据统计,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互联网金融等新经济实现增加值8132.4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7%,比重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比重数据首超8成

  全面提升服务型经济发展水平,是推动首都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的重要举措。2016年,本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8成,为80.3%,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服务型经济特征更加稳固。其中,金融、信息、科技等优势行业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增速均快于全市经济增速,占全市经济的比重合计为36.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超过一半。我们可以看到,金融,科技这些行业的发展不仅是北京,应该是全国的重要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70—80%

  对于第三产业,我们看看发达国家的发展情况。有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常可占全部就业人员的70—80%。而我国营改增试点后,第三产业投资规模明显扩大,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2012年的52.6%提高到2015年的56.6%。而全面实施营改增以来,新增试点的金融、建筑、房地产和生活服务业四大行业,增加了53万纳税户。

  服务业简单来讲就是第三产业。我们首先可以将中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与发达国家做一个比较。2014年,中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只有48%,发达国家平均在70%以上,差距超过20个百分点。未来中国第三产业比重持续攀升,并最终追平发达国家,并不会特别意外。

  互联网金融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新经济蓬勃发展的背后是科技创新释放出的旺盛活力。战略性新兴产业、互联网金融等新经济已经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比如,我们的转账已经越来越习惯用手机,而非去银行网点。手机上应用的场景日益丰富、创新不断,移动支付、在线智能理财、生活服务等业务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同。因此中国涌现了大量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和功能探索。

  这是历史的机遇,也是时代的需求,更是未来的方向。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经济和平崛起、创新驱动成为时代要求、大众理财变成时尚、互联网技术提供了有效支撑、国外新金融创新不断借鉴、宽容创新的氛围日益形成等多种难得的因素组合契合下,得到快速发展是历史的必然。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