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发展环境的竞争。《关于聚力创新深化改革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发展环境的意见》从加大投入、搭建平台、解除后顾之忧等多方面入手,努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让人才在江苏干事创业“如鱼得水”。
多元投入
为人才优先发展“下本钱”
聚力创新,关键在人。多年来,江苏坚持人才优先发展优先投入,各级财政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人才发展指标也被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内容,一定程度上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意见》继续保持“大投入”,明确提出“各级政府建立稳定增长机制,足额安排人才专项资金”,并力求将资金更加精准地用到“人”的身上。比如要求产业类引导资金等要“安排一定比例用于相关领域人才培养、引进工作”,“政府投资基金优先支持人才项目”。省财政今后3年支持“一中心、一基地”建设的1000亿元省级各类资金和基金,用于人才发展的实际支出不低于30%。《意见》还提出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对绩效显著的人才项目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人才资金使用效益。
舍得“下本钱”,更注重“巧用钱”,以政府投入为杠杆,撬动企业、社会资本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意见》提出积极发展人才金融,推出“人才投”“人才贷”“人才保”等金融产品,加大对人才创新创业的信贷支持,省签约金融机构对设区市以上人才计划入选者提供最高1500万元的信用贷款。此外,还鼓励各地设立人才创新创业风险补偿资金池,落实有关税收支持和风险分担政策,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人才企业挂牌上市。
省财政厅副厅长宋义武说,“加大财政投入,是人才创新发展的物质基础。我们将根据《意见》精神,全力以赴贯彻落实,同时探索建立人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断提高人才专项资金使用效益,让资金更好地发挥作用。”
搭建平台
让“英雄”有用武之地
优秀人才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事业平台。
省委党建办副主任朱劲松介绍,《意见》充分考虑江苏产业特色,策应“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围绕南京软件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苏州纳米材料、无锡物联网、常州石墨烯、泰州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重点部署相关产业人才集聚,推动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结合我省产业发展规划,分别编制重点行业领域人才发展专项规划,实施“一行业领域一人才工程”,促进各类人才协同发展,形成产业聚人才、人才兴产业的生动局面。
在平台载体方面,支持“招院引所”,鼓励开发区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究院(所),共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同引才育才,共享科研设备设施。人才可以同时落户高校等事业单位和园区,实现“教在高校,创在园区”,创新创业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