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台企联产业发展小组副主任委员,江家玮在江苏宿迁牵头打造“项王故里台湾风情街”,并吸引近30位年轻台商。王钲杰是其中之一,他的“烘焙观光工厂”利用本地食材改良台湾凤梨酥。“尽管作了很多本土化努力,如果不能在网上销售,产品销路依然是大问题。”王钲杰说,这也是年轻台商“共同的烦恼”,在开拓内需市场时,存在推广难、成本高、物流成本高、时效慢等难题,而电子商务是解决上述难题的一个突破口。
记者采访发现,不光是对新台商,一些原本以外销为主、在海外市场“熟门熟路”的台企,为了开拓内销市场,对电子商务的依存度也在不断提升。
禾记木制玩具有限公司以前的产品全部外销,但近年来海外订单减少,相反,大陆放开“二孩”政策后玩具市场井喷,于是他们转向研发适合大陆市场的玩具,先后把产品拿到广州、南京等地展销,但是展销方式效果有限,而且成本较高。“如果能有一个专门展示台资产品的线上平台,我们一定最先入驻。”公司总经理陈武藏感慨道。
桑缇亚(中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汉彰也有同感。公司化妆品品牌在台湾数一数二,但是在大陆的知名度并不高,迫切需要通过电商平台更好地展示和推广为大陆客户专门研发的产品。
转战电商战场非一日之功。有观察人士提出,电子商务凭借其特有的全球化、快捷化、电子化和低成本优势,对传统商业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一位做了20多年传统行业的台商说,到了60多岁却要往电子商务发展实在是困难。
为了帮助台商“走电商”,累计批准台资企业超过2.6万家的江苏省已先行探索,计划推出名为“台商易购”的网上平台,专门展示和推广台企产品,初期规模为200家,后期还会继续拓展。
江苏省台办在调研中发现,台商大多不熟悉电子商务。社会上虽然有很多代运营公司、电商服务公司,但良莠不齐,加上电商的运营成本、推广成本都在不断上涨,“台商走电商”的试错成本也不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