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提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传承培育“淼商精神”,鼓励企业坚守实业、专注实业,发挥企业家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大会上,一位企业负责人表示,这么大的力度,这么多的真金白银,真会让“拿奖的眉开眼笑,没拿的眼红心跳”。
解决融资难问题
融资难一直是企业的“老大难”问题。这也成为企业家们最关心的问题。王益前直言,这些政策红利能够提升三水的融资环境,对企业来说,将是一个很大的利好。
据悉,此次出台“20条”的第1—6条为“金融创新”类扶持,包括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双创”基金、“助企转贷”融资基金,企业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加大企业上市扶持力度、促进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等六个方面的措施。
同时,三水还设立20亿元区级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利用金融杠杆放大与带动效应,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产业领域。
“无论是企业转型升级还是创新发展,都需要资金的支持。”王益前直言,但是民营企业跟金融机构之间的确有障碍,在融资的问题上,会评估固定资产作抵押,但是很多企业可能更具备未来的发展潜力。
对此,三水新设立1亿元工业企业转型升级融资风险补偿基金,三水所有制造业企业只要融资需求符合转型升级方向,融资申请经合作金融机构审批后,即可以免抵押或部分抵押的形式获得单笔最高2000万元、期限最长3年融资资金,相关风险由政府和合作金融机构共同承担,能够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区域的融资环境好,就能大大地降低企业的成本。因此,如果政府能够在这中间起到扶持的作用,给予现金流来支持,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就非常大。”王益前直言。
同时,“20条”鼓励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对融资租赁公司和通过直接租赁方式实现融资的企业,均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在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的支撑下,此次除了新设立的扶持项目,三水对企业直接上市融资、骨干企业培育、商标和标准化、科技创新,以及先进装备制造、电子商务等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大幅提高,最高调整标准超过以前10倍。以扶持企业上市为例,企业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并成功开展首发融资,扶持最高标准从原来的700万元提高到现在的2500万元。据初步测算,仅扶持提标部分,三水区每年就需新增支出1.61亿元。
诚心诚意招才引智
资金对企业的发展格外重要,“人才的重要性甚至不亚于资金”,广东欣涛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副总经理梁涛认为。
人才是企业的第一核心竞争力,也是每一次企业家座谈会上都会提到的问题。当前三水绝大部分企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要应对环境的变化、行业的竞争,只有争取更多的人才,才能拥有强大的发展动力。
因此,三水此次下大力气,在引人留人方面提出了新思路新举措。“20条”的第16—19条为“招才引智”类扶持,包括大力引进创新团队与高层次人才、大力引进专业技能人才、大力扶持发展技能人才培育机构、强化优质医疗教育服务供给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