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2-16

  “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系列专家解读文章之五:

  以“四个优化”加速新动能发展壮大

  顺应生产力发展新要求,加速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途径。为适应新动能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2017年第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创新管理优化服务 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被李克强总理称为国务院下发给各部门的“督战书”。这是我国新动能领域的第一份文件。其最大的亮点是顺应新动能发展规律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将主题聚焦为“创新管理 优化服务”,而非仅仅推动具体领域新动能的发展。那么,《意见》为什么要将主题聚焦在“创新管理 优化服务”上,政府应该提供怎样的服务,让新动能破茧而出、蓬勃发展?对此,我们给出自己的理解。

  一、创新管理优化服务是培育壮大新动能的关键之所在

  培育壮大新动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国为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陆续出台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战略和行动计划,很好地促进了新动能的发展。但是,从当前情况看,仍有一些制约新动能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聚焦在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上。因此,要想破解我国新旧动能接续难题,促进新旧动能平稳接续、协同发力,必须要在创新政府管理优化政府服务上做文章。

  (一)市场准入和数据开放不适应新动能发展需求。目前,新动能发展较为活跃的大多在新兴产业领域,这些产业作为新生事物,发展变化速度快,普遍面临市场准入难和数据开放难。比如,和分享经济的发展都呼唤数据公开,但是目前数据开放困难,特别是政府和部门数据,含金量高,却不开放,大公司只能在信息密集度低的网络数据中找资料,相当于“垃圾堆里找金子”。

  (二)部分行业监管不适应新动能发展需求。与传统经济形态相比,新动能的培育在生产要素、基础设施、经济形态、竞争规则等方面都发生重大变化。因此,新动能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要求政府管理模式做出相应调整。但是,目前新动能领域普遍采取传统方式进行管理,还存在“缺位”、“越位”和“不到位”的情况。一些标准、政策和规定过于滞后,或者用老办法来管理新产业,产生了很多束缚新动能发展壮大的案例,迫切需要进行调整。

  (三)人才技术等要素支撑不适应新动能发展需求。新动能具有人才、知识、资金、技术密集等特征。然而,目前这方面的瓶颈约束较为明显。在技术方面,材料、装备、控制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很多高技术产业市场成长快、产业规模大,但增加值率低,甚至低于传统产业,仅仅是在“为他人做嫁衣裳”。在人才方面,国内大学专业设置普遍滞后于新动能发展的要求,新动能发展需要的跨界复合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严重不足。在资金方面,真正支持新动能发展的“风险投资”不足,“保险投资”过剩,难以适应新动能发展要求。迫切需要下大力气改革攻关,促进新要素加快成长、合理流动。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