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为企业创新发展营造更好生态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2-16

  促进企业创新,是此次“六个一”走访调研活动的重点内容之一。记者注意到,在走访调研中,苏州各地涌现出一批创新企业,有的占据相关行业产业制高点,成为“单打冠军”或“独角兽”,有的虽然刚起步,但发展速度惊人;有的是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中开辟新的市场,有的则是在新兴产业中劈波斩浪。但是,一些企业也反映,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中遇到了瓶颈和困难,包括人才、资金、资源等,希望得到更多更大的扶持。

  当前,围绕“两聚一高”“创新四问”“一基地一高地”等,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广大企业,都在聚集力量推动创新,从“3+1”政策文件到创新发展十项重点工程,都传递出一个积极信号:苏州要不断优化提升创新生态,加快建设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苏企创新彰显勃勃生机

  聚力创新,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苏州企业众多,基层的创新热情高涨。走访调研中,一批平时并不为外人熟知的创新企业“浮出水面”,彰显出我市创新发展的勃勃生机。

  位于园区的苏州新科兰德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企业级应用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旗下的聚合数据网站专为企业客户及开发者团队提供标准化数据服务以及行业解决方案。服务的行业涵盖汽车、房产、金融、

  电商、教育、保险等,国内数据交易市场占有率高达82%。公司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省、市的科技项目,获批28项软件著作权及25项软件产品认证及1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2016年,平台流水超过40亿元,预计2017年平台流水100亿元左右。公司目前已经启动了IPO 计划,预计在2017年完成股改。2016年3月该公司获批扎根计划,启动占地15亩的“产业园”大楼建设项目。

  在高新区通安镇,苏州勤堡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的发展业绩引人关注。2015年,公司营业额达2.02亿元,年缴税300万元。2016年,公司营业额达3.22亿元、同比上升59%,年缴税500万元、同比上升67%。   同时,基于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及“互联网+”,苏州勤堡已经不是单纯的加工厂,正积极探索高附加值产品的代工,努力开发新产品,并且向新能源汽车产品领域发展。公司结合40多年的铸造经验,在原铸铁的传统模式中,升级开发蠕铁的相关制程铸件,使产品的相关品质更加提升,同时结合现代先进的模流分析系统、智慧仓储物流系统及工业自动化与机械人,打造智慧工厂,推动制造升级。

  走访调研中,全市各地有很多企业的发展令人印象深刻。位于常熟支塘的苏州金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与经营工业用环保差别化纤维和高性能纤维产品的民营高科技企业,该公司的“纳米复合SiOx/PPS改性纤维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具备国际领先技术水平;太仓浏河的三樱包装(江苏)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塑料软包装新技术新产品(高阻隔、多功能膜及原料)的研发与生产,公司专注于药品、化妆品和日化用品包装这一细分市场,在中国复合软管包装领域处于领导地位,2016年浏河工厂正式投产,当年实现销售收入5.4亿元。

  人才、资源和政策是企业

  创新发展三大痛点

  “企业发展还有什么困难?”“当前创新中还希望政府出台什么样的扶持政策?”……“六个一”走访调研,目的是深入一线、问计于企。

  记者注意到,走访调研中,企业反映的企业发展难点、痛点,主要集中在人才、资源、政策三个方面。

  新科兰德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在北京成立了一家分公司,紧靠腾讯、阿里,该分公司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猎取IT、方面的高层次人才,“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方面的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勤堡精密、金泉新材料、康力电梯、三樱包装等公司则表示,人才流失现象开始显现,留住人才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一些位于县市区、乡镇的企业,留住人才难度更大,尤其是研发人才和管理人才,希望引起政府部门重视。一位企业负责人说:“太偏了,离中心城区有点远,人才来了,生活工作环境有点闭塞。”

  资源方面,融资等难题依旧困扰一些企业。金陵体育公司室内篮球架市场占有率90%以上,目前正着手拓展室外篮球架市场份额,希望从10%提升到30%。同时,该公司想要大力发展智能装备,但缺少资金。吴江平望纺织企业众多,但银行对纺织企业放贷信心不足。同时,土地、产业链配套等不同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发展壮大。昆山盛夏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高性能纤维织物和复合材料制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但原材料主要依赖进口,周边缺少相关产业链配套。平望镇万事达环保溶剂公司负责人则表示,目前企业发展势头不错,销售从2014年200多万元攀升至去年的1200多万元,今年有望突破2000万元,但由于缺乏土地,在扩大产能方面遇到障碍。

  政策方面,企业希望得到更大的政策扶持,帮助企业创新发展。位于北桥街道的江苏朗格电力科技集团提出了对科技型、节能型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的建议。三樱包装公司则反映,由于工厂搬迁至太仓,需要重新进行药品认证,目前还在申请过程中,为此,去年已经错失了近亿元药品包装订单,并存在着客户流失风险,希望政府部门能给予政策帮扶。

  一系列政策措施助力企业

  解难题促创新

  倾听诉求,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帮助企业创新发展。记者注意到,走访调研中,企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都得到了及时回应,有些是现场表态,或责成相关职能部门研究解决,有些与企业家深入交流、宣传政策措施、谋划发展。

  如,人才问题。一个普遍的回应是,一方面,政府要为企业做好各项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吸引更多人才为企业创新发展助力。另一方面,针对个别企业的具体问题,则将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对接,或尽快帮助企业向上争取,同时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柔性引才。

  走访调研中提出的很多好建议、好思路更是为企业创新发展鼓劲、提气。如,面对有限的资源,企业必须注重创新与转型、提档升级,特别是行业细分龙头企业,更要做细做精,争当行业冠军;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必须“狠快准”地在某一具体领域内把技术变为产品,把发展做在市场需求前面,才能赢得市场;对于一些偏专领域的创新,市里将加大政策帮扶的研究,对已出台的科技创新政策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企业知晓、享受。

  走访调研还传递出这样的信号:推动创新,政府将为企业集聚更多的创新要素,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营造更加优异的创新生态系统。如,企业反映比较集中的人才问题,“3+1”政策文件和创新发展十项重点工程都提出,我市将推出一批重点政策,打造一组引智平台,升级一套服务体系,来更好地吸引和集聚人才。包括大力推进人才公寓建设,探索限用限价的方式提供人才公寓,保证到“十三五”末,全市可投放使用的人才公寓达到4万套,切实稳定各类人才的住房预期。按照目标,我市今年将新增2万套人才公寓。

  再如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方面,我市提出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引导企业有计划、持续地增加研发投入,符合要求的企业可获得其研发费用比例最高10%,最高500万元的支持。全市财政每年将投入100亿元支持创新,并保持相应增长。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