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硕士以上留学生可直接留蓉就业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2-16

  近日,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以“一号文件”出台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简称《成都人才36条》)。今天下午,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了《成都人才36条》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这是继2016年市委一号文件——《成都人才新政十条》之后,全市出台的又一重大人才纲领性文件。《成都人才36条》对未来成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成都人才事业实现了从“政策创新”到“体制机制改革”的跨越式发展。

  那么,《成都人才36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36条将从哪些方面为成都人才队伍建设作出贡献呢?以下是本网记者发自发布会现场的直播内容:

  加快建设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成都国际人才城

  成都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才办主任彭崇实介绍,《成都人才36条》在全国率先建立“行政权力清单”“行政责任清单”“政府服务清单”人才管理服务“三张清单”,强化了政府人才宏观管理、政策制定、公共服务和监督保障等职能,从“台前”转向“幕后”,从“管理”转向“服务”。同时,《成都人才36条》突出市场化导向,向用人主体放权,积极推进市属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层实行市场化选聘和契约化管理,深化高校科研院所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人员聘用、职务评聘和收入分配自主权保障落实机制,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人才管理服务市场化。

  《成都人才36条》提出,加快建设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成都国际人才城,大力引进和培育人才服务机构,打造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推动人才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引才机制更加开放灵活 海外人才就业创业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成都人才36条》建立更为开放的柔性引才机制,依托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引进急需的领军人才在蓉转化科研成果。鼓励用人主体以“一人一策”的方式,吸引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领军人才,在蓉建立联合实验室、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科研项目攻关,有效分享全球智力资源。

  《成都人才36条》从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出发,提出依托自贸区平台优势,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园,集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综合保税区、国际化社区等功能平台为一体,营造“类海外”的人才宜业宜商宜居环境。通过支持企业、高校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研究院等方式,建立国际化众创空间、海外离岸孵化器和海外创新创业基地,直接利用海外资源就地服务海外人才发展。同时,为解决海外人才特别是外籍人才在蓉创新创业,在项目申报、商事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障碍,《成都人才36条》 积极为外籍人才来蓉创新创业争取“国民待遇”。

  为激励为成都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才,《成都人才36条》创新建立了高层次人才礼聘制度,通过“一人一策”“一企一策”的方式,为急需人才和团队“量身定做”扶持套餐。专门建立了重点人才(团队)接力扶持机制,通过集合部门政策资源等方式给予综合扶持,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的叠加放大效应,帮助人才(团队)发展壮大。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