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物阜民丰,历史悠久,除了作为齐国故都几千年的文化底蕴,还有陶瓷、琉璃、丝绸等丰富的旅游产品。从这些方面看,淄博无疑具备发展大旅游的先天优势。
刚刚过去的2016年,淄博着力抓好项目提升、营销升级、公共服务和环境建设,全力打造“齐国故都”旅游目的地品牌,促进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以去年3月淄博市委书记王浩视察潭溪山旅游区时曾提出的整合资源、赋予文化特色、塑造生活方式等思路为指导,如今,全市上下重视旅游工作、支持旅游发展、参与旅游开发的氛围越来越浓厚,抓“大旅游”、兴“大产业”的工作格局逐渐形成。
规划先行——
项目开发大力度
宣传促销强深度
2016年12月14日,淄博市委副书记、市长周连华到淄川区调研文化旅游工作。他强调,要明晰思路、突出重点,整合区域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集中打造一批高端文旅项目和精品旅游路线,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着力点,努力推动文化名城建设实现新突破。
在这样的发展思路下,一批批充分展示文化淄博、魅力淄博的旅游产品,在淄博市规划先行的思路中铺展开来——展现齐文化风姿的齐国古城、周村古商城、般阳古城,魅力四射的陶琉小镇、东方魔幻城,整合资源优势的高青天鹅湖温泉慢城、大鲁山生态旅游、博山五老峪生态旅游、沂源天湖旅游度假区……
高水平设计,高品位规划,高档次建设。淄博市聘请国内一流专家编制完成了《淄博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淄博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规划》《齐国故都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规划》和《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规划》等一批总体发展规划,并以科学规划为指导,加大项目开发建设力度。
淄博坚持项目带动发展战略,发挥山水人文优势,突出旅游资源景区化、景区建设特色化、特色景区精品化,大力开展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旅游产品。2016年全市规划建设旅游项目84个,总投资882.5亿元,年度投资到位167.3亿元,超额完成省旅发委分配淄博市的年度投资任务;旅游新业态发展形势喜人,目前淄博市新业态共有10个类型、31个项目,总投资额达39亿元,房车露营地、低空飞行等一批新业态项目落地生根。
有规划,有项目,建精品,提形象,离不开宣传促销。淄博市为了提升旅游形象,强势开展宣传促销,从广度和深度上下狠功夫,成效显著。淄博旅游在宣传营销方面的成功做法和显著成效受到省旅发委、淄博市政府领导的肯定和赞许,在去年召开的全省旅游市场工作会议上,淄博市作了典型发言。
传统媒体宣传和新媒体营销相结合、“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线上营销与线下推广相结合,淄博旅游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整合捆绑营销项目,注重媒体集中发声,实现市内主体客源市场、国内客源市场、入境客源市场新突破,使淄博旅游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与央视、山东卫视、山航航机、台湾东森电视台、大众日报、新华网等媒体合作。在北京—青岛段的高铁列车以冠名方式放淄博旅游形象广告,在北京南站及北京航站楼利用站内LED、灯箱等等,区分层次的媒体投放方式,有淄博旅游整体形象推介,有旅游项目精品展示,这样的方式重在突出整体形象宣传。
去年,淄博首次自组团赴日韩开展淄博旅游品牌专题营销,在日本东京、韩国首尔、光州分别举办了三场大型推介会,现场推介淄博品牌旅游资源和特色精品线路,发布入境旅游补贴政策。每场推介会,莅临领导级别之高、参会人数之多、媒体宣传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规格和规模创全国地市级城市海外营销之最,整个营销活动效果显著。
淄博人走出淄博,走出国门,大大提升了淄博旅游的好形象。为了加大境外客源市场开发力度,淄博制定并下发了《淄博市入境旅游补贴办法》,引领入境旅游市场健康发展。
而“百万市民游淄博活动”,组织赴省内16市开展旅游巡回促销活动,分别与济南、青岛市旅游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和“十万游客旅游互动行动计划”等活动,更是将淄博深度拓展国内客源市场的思路落实到位,让淄博在国内的旅游形象也得到了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