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地处云南核心腹地的昆明,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具备了独特的区位优势,拥有辐射全云南的交通网络,也占有全省最优质的科技、人才、文化等资源,如何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当好创新驱动的新引擎?代表和委员们纷纷为此建言。
呈贡全力推进“两朵云”建设
尹旭东代表谈到,昆明应依托呈贡新区业已形成的资源,全面激活创新发展的要素。在呈贡新区现有的45万人口中,每3个人就有1人是大学以上学历。呈贡新区大学城里的师生,是昆明城市建设的新鲜血液,科技人才和力量的储备为昆明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尹旭东说,信息化时代匆忙的脚步也促使呈贡区全力推进“两朵云”建设。第一朵“云”是“云上云”行动计划的核心区——呈贡信息产业园。当前,园区资源的优势聚集效应逐步显现,今后将打造为云南的中心,信息产业发展的高地和核心园区;第二朵“云”是“云上小镇”,它将吸引一批创新型人才不断涌入,提升全市“双创”积极性和创业成功率。掌握“”,进而准确掌握住时代发展的脉搏,这“两朵云”将成为全市乃至全省信息产业发展的标杆、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高铁时代”将带来创新发展新思路
云南迈入“高铁时代”后,昆明应以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未来的发展道路。尹旭东说:“今后,随着 八入滇、五出境 交通网络的构建,将为昆明创新发展搭建起广阔的平台,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昆明汇聚,将带来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昆明应将呈贡现有的或今后即将形成的各种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将人力、交通、资金、科技、生态等资源转化为带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动力,以开放的视野担当起引领全省发展的火车头。”
营造创新发展的浓厚氛围
段云龙代表认为,在经济发展不能再依靠房地产、传统制造业驱动的时代,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兴科技产业,大力培育和支持诸如云内动力、云南白药等创新型企业发展,加大对企业和社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改进研发制度,将再次唤醒发展活力。“创新,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人的观念、企业的发展理念。”段云龙说,激发全社会创新发展的动力,需要政府的引导、激励和监督,更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加大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引入,为创新型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段云龙建议政府制定政策、法规,保障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大对知识和科技创新的保护力度,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积极性。让创新文化理念深入政府、企业、民众心中,在全社会营造创新发展的浓厚氛围。
让创新力变为生产力
叶明代表认为,“要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引进国内外优秀创新资源,结合昆明特色形成创新要素的聚集。”他说,无论昆明还是云南,产业发展是短板,由于产业结构问题,昆明的产业缺乏竞争力,因此必须把创新链和产业链结合起来,加快创新成果的转换,让创新力变为生产力。此外,创新链必须和资金链结合起来。“眼下,云南、昆明吸引社会各类资本投入都比较落后,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在全国的占比都极低,昆明作为云南省会,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也必须考虑如何让资本参与到创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