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制定了《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到2025年,全市将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健身休闲产业发展格局,健身休闲产业总规模达到600亿元。
根据该意见,我市将进一步完善健身休闲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球类、冰雪、马术、游泳、徒步、路跑、骑行、棋牌、钓鱼、体育舞蹈、广场舞等普及性广、关注度高、市场空间大的运动项目。突出“运动青岛、健康城市”主题,打造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青岛站暨青岛市全民健身登山节活动、青岛市体育大会、“青岛球王”系列公开赛等群众健身赛事。制定健身休闲重点运动项目目录,健全服务体系,支持帆船、足球等时尚运动和武术、龙舟、棋牌等民族民间健身休闲项目发展。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实施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编制市级体育旅游重点项目名录。促进健身休闲与文化、养老、教育、健康、农业、林业、水利、通用航空、交通运输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健身休闲”,积极推动健身休闲在线平台企业发展壮大,整合上下游企业资源,形成健身休闲产业新生态圈。
支持健身休闲企业发展,加快健身休闲企业战略性重组和集聚发展,鼓励健身休闲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建立健身休闲创业创新基金、运动员创业扶持基金等各类基金。实施健身服务精品工程,打造一批优秀健身休闲俱乐部、场所和品牌活动。高起点、高标准培育2至3个以健身休闲服务为核心的国家级和省级体育产业基地,建成1至2个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加强健身休闲设施建设,鼓励健身休闲设施与住宅、文化、商业、娱乐等综合开发,打造健身休闲服务综合体。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和补贴等形式,推进各级各类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