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重庆两会上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驱动”被反复提及5次,成为该市未来的重点工作之一。重庆市代市长张国清在参加两会政协联组讨论时称,“重庆要迈过创新能力不足的坎,实现创新发展。”
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重庆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300亿元(人民币,下同)左右,占GDP比重提高到了1.7%。新增重点培育科技型企业3260家,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971家、同比增长161%。重庆综合科技进步指数排名和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排名均保持全国第8位,居中西部前列。重庆市人大代表、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李殿勋认为,“这是重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度最大、氛围最浓的一年。”
重庆是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也是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在此背景下,重庆的发展阶段和区域环境处在蓬勃上升期,同时也拥有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渴求。“重庆是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这四个‘大’,用一个来概括就是‘大差别’。”张国清认为,与其他地方相比,重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不同,“稳中求进是工作的总基调。”
“重庆的科技现状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创新效率较高、创新潜力较大,忧的是高端科教资源不足、区域创新实力不强。”李殿勋表示,2017年当地将围绕强化技术、资本、创新生态“三大支撑”,推动创新发展。
“我们欢迎高端创新型人才,尤其是领军型人才及团队来渝落地。”重庆高端研发资源相对匮乏是制约科技创新的一大短板。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李殿勋告诉中新社记者,该市将“面向全球集聚创新资源,实施创新活动,开展联合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