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国际博览中心人声鼎沸,苏州市2017年春季人才交流大会在这里举行。597家单位一次性拿出14672个岗位,吸引了近3万名求职者进场,共收到应聘简历15550份,有3146位求职者与招聘单位达成面试意向,其中硕士以上299人,本科2105人,大专742人。从这次招聘会来看,很多岗位是作为人才储备而置的,经营管理类人才最为抢手。
90后毕业生择业很有主见
小微企业也受青睐
寒冬的低温遏制不住毕业生的求职热情。昨天上午7点半,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门口,不少闻讯而来的求职者已经在门口排着队有序入场。会场内,各个用人单位的展位也已经安排就绪。上午10点左右,进场的求职者越来越多,不少企业展位前开始排起了队。毕业生们踊跃地投递着简历,真诚自信地向心仪的招聘单位进行自荐。
“我觉得现在择业的目标还是要选有发展前景的。”1994年出生的王壮是苏州籍应届毕业生,才进入会场,他就一眼相中了中铁十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的“隧道及地下工程”岗位。他告诉记者,如今地面道路路况日益复杂,发展隧道及地下工程是未来的交通趋势,自己非常想为家乡的隧道工程做一份贡献。
南京林业大学环境工程学研究生王时,带着20多份简历在现场逛了一上午,才谨慎地向苏州德华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投出了第一份简历。“首先是想选专业对口的,其次还要看有没有成长空间。”王时说,自己是盐城东台人,听亲戚提起苏州要开双选会,于是早早地就把应聘材料准备好了,“我很喜欢苏州这座城市,很想留在这里工作。”
小陶是一名大四学生,今年6月即将毕业,在武汉读书的她这次特地回到苏州找工作。学工商管理的她发现自己对创业起步的小微企业最感兴趣,“我原本打算投一两家国企,结果发现小微企业也不错。”小陶告诉记者,自己大学时就和朋友参加过创业设计大赛,有过相关的创业经历,对于如何创业挺有自己的想法。当她发现一些小微企业所提供的岗位有不错的发展前景时,她马上投出了简历。“小微企业虽然属于起步阶段,但团队里都是年轻人,相信我可以很快融入进去。”小陶说。
据了解,在本次双选会上,也有不少毕业生选择创业型的工作岗位,希望和初创团队一起成长。一家创业企业的招聘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的企业刚起步不久,希望能够招聘到有活力、有自己想法的应届毕业生,如果这些年轻人表现得好,完全可以成长为团队的中坚力量。
管理类人才最受追捧
面试官建议求职者心态要平
今年的“双选会”共有597家单位,设立613个展位,提供岗位14672个,同比分别增长3.6%、3.5%、3.2%。与往年不同的是,本次招聘会杀出一匹“黑马”:管理类人才需求明显上涨,达到4988个。此外依次为机械类、电子信息类、经济学类、语言文学类、化学生物类、土建类、教育类、艺术类岗位。本科以上学历需求占需求总量的40.5%,反映了苏州企业应转型升级需求,对人才学历需求正逐步提高。
上午9点,科沃斯商用机器人有限公司招募管理师杭意正忙着将面试者的资料分类摆好。“来我们公司面试的还是挺多的,可能是我们拿出的岗位也比较多的原因。”杭意说,这次主要招募的是行政管理和技术研发人员,一个小时收到了30多份简历。其中,对前来应聘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她还是很满意的,但部分硕士研究生对于薪资的高要求,让她直喊“吓了一跳”。“他们普遍希望月收入税前能达到8000元到9000元,但我们能给到的最多是7000元。”杭意认为,部分硕士研究生项目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建议他们在找工作
的过程中放平心态,务实求职。
从今年的情况来看,外语专业的毕业生也是企业眼中的“香饽饽”。不少企业招聘者表示,目前各个行业都在努力开拓国际市场,需要大量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而其中复合型的外语人才最受企业欢迎。“既能懂外语,还能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这样的毕业生到了企业后,很快就能熟悉业务,通过努力为企业带来效益。”在招聘会上,一家招聘单位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他的观察,在公司里复合型的外语人才成长很快,只要努力每个月收入是很可观的。
苏州籍高校毕业生2.8万人
对事业单位热情降温
“尽管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增多,就业形势严峻,但苏州籍毕业生要在本地找工作其实没有那么难。”市人才服务中心毕业生就业指导科科长顾秋嵩告诉记者,今年苏州籍高校毕业生的数量约为2.8万人,从人数上看,比去年还减少了4000人左右。他表示,苏州连续8年把大学生就业工作列入政府实事项目,今年仍将创新工作举措确保苏州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在昨天“双选会”现场,记者发现,事业单位招聘不再像以往那样热火朝天。昨天,共有8家事业单位在现场招聘。可令人意外的是,招聘摊位前显得极为冷清。一位刚投完简历的毕业生小施说,自己带了4份简历,已经全部投完了,“我应聘的是小学老师,根本不需要排队。”
其中一家学校负责招聘的老师向记者介绍,从去年开始,事业单位招聘热度就开始下降了,“以前都是忙着收简历,水都来不及喝一口。现在一上午才收了十来份。”她分析,这可能与近期市区等多地事业单位、公务员招聘较为密集有关。90后不再迷恋朝九晚五的“体制内”工作,更向往展示自我个性的职业,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同时,网络招聘等招聘渠道更加多样化,更多的应聘者愿意通过网络应聘,因此到现场来的就相对偏少。
数据链接
2016届苏州籍毕业生就业率达98.52%
2016年苏州籍生源的高校毕业生为33314人,截至2016年底,苏州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达98.52%。在苏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达33698人,其中博士154人、硕士3315人、本科20749人、大专及高职9480人。全市登记的97名困难家庭及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已全部实现了就业。累计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756个,提供见习岗位3119个,1578名高校毕业生参加了就业见习。
“提供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10万个”连续第八年列入政府实事项目。通过举办春夏两季大型综合性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校园招聘专场、日常公益市场、网络招聘会等形式,实现线上线下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
2016年全市共举办高校毕业生公益市场396期,1.5万家用人单位提供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19.68万余个。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呼唤,大力实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2016年引领大学生创业人数达242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