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金融机构、科技公司、科研院所都在积极研究区块链技术、探索行业应用。“2017上海区块链和技术发展论坛”日前在浦东举行。众多业内人士指出,区块链和作为当前国际、国内的焦点技术之一,已成为各行各业突破再造的新风口。与会业内企业专家代表、科研院所及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区块链领域的国际学者等就如何有效引导国内区块链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推动区块链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地等进行热议。
区块链应用被重视
“区块链被认为是推进互联网由不可信到可信,由信息传递到价值传递的基石。”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所长何宝宏在论坛上指出,“但现在区块链概念不统一,标准规范缺失,应用场景不明确。业界已意识到区块链缺乏统一标准,不利于其发展。”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数字经济的新式记账办法,最初应用于比特币,其最大特点是采用分布式记账,即通过构建分布式结构体系和参与者共识协议,集体维护一个大规模系统,让数据具有不可篡改性,也不再依赖第三方。
对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中国联通信息化部副总经理范济安认为,的跨界应用,让企业参与到更多的行业。中国联通会关注区块链,是因为去中心化,没有什么第三方中介机构介于数据拥有方和数据使用方之间。他同时提出,更倾向于一种“私有或联盟式区块链”。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处长张寰表示,区块链技术今后将会很好的运用在医疗等大场景应用下,目前它还处于一个萌芽期,因为很多业务形态是在比特币的支撑下,区块链的应用还比较狭窄。
金融为首要应用领域
区块链技术在去年10月迎来了第一个官方指导文件。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以及国标委指导下,中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论坛编写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正式亮相。《白皮书》总结了国内外区块链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了包含金融、供应链、文化娱乐、智能制造、社会公益、教育就业等多个应用场景的技术应用,金融被定义为区块链技术的第一个应用领域,具体体现在支付、资管、证券、清结算以及用户身份识别等多个细分场景。
在论坛上,中国邮储银行区块链研究组项目总监贺冠华透露,目前,邮储银行联合IBM(中国)有限公司推出基于区块链的资产托管系统,这是中国银行业首次将区块链技术公开应用于银行核心业务实践。
据贺冠华介绍,去年初,邮储银行找出了10多个可用区块链技术的业务场景,包括托管业务、反洗钱、仓储质押等,最终选定托管业务进行了研发尝试。“在托管领域应用区块链技术,将委托人、管理人、投资顾问、托管人、监管等要素都涵盖其中。”
据介绍,作为国家综合试验区之一,上海积极推进发展,围绕“资源、技术、产业、应用、安全”五要素联动这一主线,重点打造五位一体(交易机构+创新基地+产业基金+发展联盟+研究机构)的产业链生态。去年10月,市政府正式发布了《上海市发展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本市发展的整体布局和重点任务。
“本市多家区块链企业分别涵盖了各行业领域,并进行了技术标准的探索。”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主任吴磊表示。
会上透露,上海区块链发展生态正逐步兴起,聚焦基础设施、技术研发、创新应用、标准规范等方面,并加快区块链跨界复合型人才等培养。